11月20日下午4時,澳門文化局局長吳衛鳴陪同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前往世界文化遺產澳門老城的鄭家大屋參觀,並聆聽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
澳門老城與廣州荔灣舊城區有著諸多相似之處。對於如何保護傳統文化,如何讓文化更有活力,曾在廣州美院讀書的吳衛鳴對廣州日報記者表示,廣州老街更有味道,荔枝灣湧更靚。
但澳門的文化味的確越來越濃,而且澳門的秘訣為文化是活的,而非單純是老建築。
廣州日報:澳門回歸15年,變化在哪里?
吳衛鳴:回歸變化真的好多,澳門人變多、熱鬧了,同內地的交流越來越多。特別是澳門舊城變成世界遺產後,知名度也增加。澳門文化味越來越強烈。
廣州日報:如果推薦澳門的文化名片,您會推薦什麼?
吳衛鳴:澳門的文化名片特別多,是一個中西文化交流區。在明朝時候,西方文化就進入澳門。因而,澳門的舊城區保留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痕跡,像大三巴、鄭家大屋等,這些都是世界文化遺產,值得推薦。澳門的老街就像一個露天的博物館,從舊三巴街、舊教堂和舊老人院去到大廣場,都十分好玩。
廣州日報:你怎樣看澳門的文化保護?
吳衛鳴:作為一個鐘意文化的人,我很榮幸能和一班同事為文化發展做努力。因為文化推廣需要不同專業、領域的機構、藝術家、民間團體和市民推廣。我們希望能將澳門發展成文化之城,也希望國家的深厚文化更好發揚,更有創意。
廣州日報:澳門文化多種多樣,政府資金有限,如何選擇受保護的文化?
吳衛鳴:很多人問我文化局有多少投入在澳門文化中。其實澳門修復文物需要錢,但文化保護其實也有民間資源可以利用。老建築只是文化的一種,澳門更重視和保護的是城市裏居民的生活形態。比如澳門居民的生活、信仰、傳統、習慣、風俗等。像“南音說唱”這種盲人說故事的音樂,作為澳門和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一種活的文化。
(來源︰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