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加深教師對澳門考古工作及文化遺產保護的認識,向學生傳授本地歷史文化,文化局日前(十一月二十九日)舉行三場教師專場活動“泥土下的印記──考古專題講座活動”,每場均安排專題講座、實地參觀及《嶺南印記——粵港澳考古成果展》導賞三部份,吸引近百名中、小學教師參與,增進考古知識。
是次活動分為三部份進行,首部份由文化局考古人員向教師介紹考古知識及重要性,包括考古學定義與科學方法,及展示近年澳門考古工作成果等,簡述從考古發現過去澳門與環珠江口的關係,讓教師更了解本澳古代文化及歷史背景。第二部份到聖保祿學院遺址進行觀察,考古人員實地講解發掘、考古過程及出土遺物情況,讓教師更具體地了解本澳的考古工作。第三部份則由澳門博物館導賞員帶領參觀《嶺南印記——粵港澳考古成果展》,了解粵港澳三地考古成果,內容涵蓋嶺南地區石器時代、青銅時代、秦至南漢、宋明等各期的代表性考古遺址及珍貴出土文物,通過回顧嶺南地區歷史文化進程,讓教師可向學生對各朝代的文化歷史作更深入介紹。考古專題講座上,教師踴躍向講者及導賞員提問,互動積極,成效理想。
《嶺南印記——粵港澳考古成果展》由廣東省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及文化局澳門博物館聯合籌劃,集中展示粵港澳多年來考古重要發現,展示粵港澳三地所發現的四百多件/組重要考古文物,即日起至明年一月十一日在博物館三樓對外開放,歡迎公眾參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