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屆MIF舉行近50場論壇、會議、推介會及交流會活動。澳門亞太拉美交流促進會舉行拉美商貿投資專題系列講座,澳門亞太拉美交流促進會駐拉美商業顧問唐曉歡稱,在16世 紀晚期,海上絲綢之路大大促成了中國和秘魯第一次採礦合作。澳門當時成為一個重要的貿易平臺,促成了蘇州絲綢和波托西銀的貿易交換。現今,中國對秘魯的擴 產品同樣有著重大的需求,但是澳門已經失去當時的貿易平臺角色,沒能為中國煉油廠帶入秘魯的銅。他在演講中建議澳門向歷史學習,重新建造起連接中國投資和 秘魯採礦業的橋樑。
拉美商貿投資專題系列講座於24日舉行,分別為《拉美投資興業—挑戰和機遇論壇》、《過去到未來澳門作為中國與秘魯之間的橋樑研討會—海上絲綢之路》、《拉美國家商貿旅遊推介會》澳門亞太拉美交流促進會名譽會長蘇樹輝、LCC(AMI)執行董事JOHN PRICE、秘魯駐華大使JUAN CARLOS CAPUNAY、澳門亞太拉美交流促進會駐拉美商業顧問唐曉歡等就“中國和秘魯在亞太地區的雙邊及區域性機會”、“澳門如何透過澳門發展基金連接中國和拉丁美洲並改變其平臺角色,以及秘魯採礦業研究”、“16到21世紀澳門和秘魯採礦業的關係”、“過去到未來澳門作為中國與秘魯之間的橋樑—海上絲綢之路”進行演講。
據悉,澳門與秘魯之間的關係歷史悠久,16世紀中期,當新西班牙總督阿卡爾普爾科和菲律賓馬尼拉之間的大帆船貿易展開時,中國的產品(絲綢、瓷器等)是2先帶到去澳門,再轉往馬尼拉,與拉丁美洲殖民地交換銀,然後那麼產品再被帶到去西班牙及秘魯。從19世紀中期至19世紀70年代初,將近有10萬中國人從澳門移民到秘魯。
現今21世紀,中國是秘魯最大的貿易夥伴。唐曉歡認為,這種背景下,過往與秘魯有淵源的澳門,作為一個現代及充滿活力的城市,希望能夠再次加強這一關係。他稱,秘魯的政治、經濟環境穩定,能夠提供很多投資機會,澳門一定能夠在秘魯找到合適的投資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