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第十八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之「國際貿易投資論壇」今日(10月17日)下午在威尼斯人會展中心舉辦。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表示,拓展對外交流,深化區域經濟合作,是特區政府一直實施的發展策略,澳門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努力發揮平臺作用,為內地開展對外經濟交流合作,特別是為內地加強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提供協作和服務。
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副會長、廣東長隆集團董事長蘇志剛、中國國際貿促會秘書長徐滬濱、俄羅斯遠東發展部部長助理薩納科耶夫、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馬有恆、東帝汶扶助及促進私營經濟國務秘書馬爾汀絲、聖保羅足球會國際事務副主席卡洛斯•卡博克羅及亞里巴巴技術總監文德作了專題發言。
譚伯源在致辭表示,拓展對外交流,深化區域經濟合作,是特區政府一直實施的發展策略。中央政府和內地省市大力支持澳門與內地經濟合作。《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珠江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以及《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的頒布和實施,為澳門與內地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澳門與內地合作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同時澳門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努力發揮平臺作用,為內地開展對外經濟合作服務,特別是為內地加強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提供協助與服務。
譚伯源強調,展望未來,澳門將繼續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重點是加快發展休閒旅遊、會展商務、文化創意等產業,逐步將澳門建設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同時,發揮澳門自身優勢,積極加強對外經濟合作,加快建設區域商貿服務平臺,特別是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的服務平臺。
徐滬濱在專題發言中指出,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商品、資本、技術、信息和服務等生產要素跨國界流動的規模不斷擴大,程度日益加深,區域經濟合作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隨著中國內地經濟的不斷發展,澳門在促進中國內地和其他國家的區域經濟聯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幾個世紀以來,澳門一直是中國與世界各地貿易往來的貨物集散地之一。在中國與葡語國家經濟聯繫日益密切的情況下,澳門憑借其語言、制度和營商環境等優勢,越來越成為雙方經貿合作不可替代的「粘合劑」。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通過澳門良好的服務平臺了解葡語國家商機,到葡語國家投資興業,澳門為中國企業加快「走出去」戰略提供了很好的「助力劑」作用。優勢互補,擴大彼此的開放力度,互相提升產業競爭力。
他認為,要加速區域經濟融合,必須開動腦筋,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密切把握全球經濟發展行動向,利用新科技手段服務現代經濟發展。為此徐滬濱提出了3點建議,一是強化平臺功能,進一步提升合作效果。澳門應該繼續發揮自身平臺優勢和紐帶作用,積極為中國和葡語國家的工商界搭建溝通的橋樑,為雙方企業提供產品和技術合作發展的智慧,推進中國與葡語國家間經貿合作跟上臺階;二是深化產業鍊整合,互相提升產業競爭力;三是創新服務模式,加速區域經濟融合。他說,要實現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就應該堅持改革創新,加快自身經濟結構調整,同時深化各國間的產業鍊整合。
貿促局主席張祖榮出席了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