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30平方公里的澳門,沒有北京的一個區大,卻有大大小小24間博物館。澳門最早出現的博物館可追溯至1920年前後,當時的澳葡政府設立海事及漁業博物館,展示船隻模型和漁具等展品。
澳門的博物館既有政府部門管理,也有民間私營的。大多規模不大,但均各有特色,多數圍繞著澳門歷史文化,很多在其他地方難得一見。本報將陸續推出報導,介紹別具特色的澳門博物館文化。
藏在深閨少人識
到過澳門的人,幾乎沒人沒到過地標性建築大三巴牌坊聖保祿學院和聖保祿教堂遺址,這就像沒登長城等同於沒到北京。但是,卻少有人知道,在大三巴牌坊咫尺之遙,藏著一個澳門博物館。去年,2800萬人次的遊客到訪澳門,但到訪澳門博物館的人數只有區區20多萬人次。
澳門博物館歷史雖然不長,到4月才正式開館15周年。但它的前身大三巴炮臺卻有將近400年的歷史,興建於1617年,作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臺的一部分,300多年來,曾經一直是澳門海防系統的核心。大炮臺長期列為軍事禁區,直至1965年軍營改建成氣象臺之後才開放為旅遊區。大炮臺地處澳門半島核心,登上大炮臺,整個澳門城區盡收眼底。2005年7月15日,澳門歷史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大炮臺和大三巴牌坊是構成澳門歷史城區的重要歷史建築和遺跡。
1993年,當時的澳葡政府決定設立澳門博物館,幾經斟酌,最後選址大炮臺,於是氣象臺遷至氹仔大潭山。1996年9月,在大炮臺原址動工興建的博物館樓高三層,其中兩層建於大炮臺平臺之下,最上一層由原氣象臺的地面建築改建而成,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大炮臺原有的建築風格和地貌特徵。
1998年4月18日,斥資1.2億澳門元的澳門博物館由葡萄牙總理古特雷斯主持開幕啟用,正式對外開放。
融匯中西共包容
觀眾走進澳門博物館展廳,最先看到的右手邊是古老的中華文明歷史長卷,展窗的最前端,矗立著秦代的兵馬俑;左手邊則是古代的歐洲文明,展窗前端同樣矗立著一尊雕塑,那是一位西方武士。二樓的建築民居展示區裏,同樣一邊是南歐的葡風建築,另一側則是中國傳統民房。這種中西並存的布展方式,充分體現了澳門作為中華文化與西方文明歷史交匯的橋頭堡特色。
博物館的一層展區展示了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在16世紀葡萄牙人到達澳門之前各自的發展歷程、澳門的早期歷史、中國人與葡萄牙人在澳門的貿易、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接觸,以及在此之後的數百年間逐漸形成的澳門文化。二層展區從不同側面展示澳門的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尤其是澳門人的休閒娛樂、宗教儀式和民俗慶典。以實物和模型,再現了當年華人與葡人的傳統節日、日常生活、手工藝和典型行業。第三層則展示了澳門今天的城市面貌和生活的特色,同時介紹以澳門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和藝術品,並定期舉辦與澳門相關的各種藝術大展。
不同的展區,或是實物原型,或是光電投影,或是模擬原聲,多處設有普通話、粵語、英語、葡萄牙語等多種語言的自動語音講解說明,讓參觀者如穿過時光隧道,身臨其境般體驗數百年前的澳門生活場景。
「鎮館之寶」無若有
通常博物館都會有所謂的「鎮館之寶」或是「明星」展品,但澳門博物館是個例外。
澳門博物館陳迎憲館長告訴記者,這是一間展示澳門歷史和多元文化的博物館,其最大特色,是表現澳門在歷史上的重大價值,這就是中歐兩大文明在澳門的深層次接觸。北京大學已故教授季羨林曾經說過,在中國5000多年的歷史上,文化交流有過幾次高潮。最後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是西方文化的傳入。這一次傳入的起點,從時間上來說,是明末清初;從地域上來說,就是澳門。
因此,只有短短15年歷史的澳門博物館沒有所謂的「鎮館之寶」,館內的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展品雖然稱不上「明星」,但每一件都有來頭,它們以各自豐富和深刻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展示數百年來澳門的歷史變遷,講述來自不同國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眾在澳門的生活。
澳門社會的這一特點延續到了博物館中,每年這裏都會舉辦數場與澳門的歷史文化、特色傳統息息相關的展覽,去年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醉舞騰龍澳門魚行醉龍節》、粵港澳三地政府間文博合作的《海上瓷路粵港澳文物大展》,以及文化部「2012中歐文化對話年」專案之一的《海國天涯羅明堅與來華耶穌會士》展覽。博物館的大堂,還會定期、不定期的舉辦民樂團世遺景點音樂會,將殿堂藝術與世界文化遺產、文化傳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或許與許多恢宏博大的博物館相比,澳門博物館面積不夠大,只有2800平方米,展品不夠多,共有3000多件展品,但它正是澳門社會、「小而美」的經典寫照。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