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構建完善步行網絡、打造舒適步行環境一直是特區政府施政目標,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日前舉辦“時事政策關注組2023—步行系統考察”,由城規委、新青協副理事長施冠雄,註冊工程師、新青協交通政策關注組召集人雷振宇帶領十多名青年先後考察基馬拉斯大馬路空中走廊、望德聖母灣自動步行系統以及松山行人隧道,藉考察加深青年對本澳步行網絡規劃的認識,並針對各個步行系統的特點和成效發表己見。
澳門地少人多,如何平衡行人與車輛間的路權衝突、減少路面交通負荷,一直是社會關心的重要議題。雷振宇引用交通事務局資料指出,政府自2007年提出興建自動步行運輸系統,藉短途交通系統可行性規劃研究,引入“綠色出行、公交優先”概念,先後推出望德聖母灣自動步行系統、愕街自動扶梯系統、焯公亭步行系統等多個大型步行系統,照顧居民、旅客的出行需要。
作為氹仔重要的步行系統,基馬拉斯大馬路空中走廊自興建以來一直廣受熱議,有青年認為走廊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交通壓力,減少人車爭路衝突,更為通達運動場一帶提供快捷通道。亦有青年觀察指,部分上落點只設有扶手梯或升降機,一旦遇上維修保養,居民只能以樓梯上落,對行動不便人士及長者出行造成不便,建議當局未來設計步行系統時,要多從用家角度出發,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配備升降電梯、扶手電梯及樓梯“三件套”。
有參加者認為,望德聖母灣自動步行系統能照顧使用者的實際需要,系統由四組雙向來回水平輸送帶組成,即便維修亦不會造成較大影響,方便旅客由氹仔舊城區連駁到金光大道,兼具實用性及美觀。施冠雄總結時表示,要鼓勵居民綠色出行,除了需要全盤規劃本澳立體步行網絡、興建完善慢行系統以及提升居民步行便利性外,亦要考慮步行系統與其他交通系統的接駁,並且持續檢視居民出行習慣的變化是否達到預期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