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暨南大學澳門校友會、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澳門同學會主辦的“二○二三暨南人論壇——澳門與大灣區高質量融合發展之路”昨舉行。有講者表示,澳門經濟多元之路宜找准突破口,精准發展。另有講者倡圍繞橫琴,打造珠澳地區新競爭優勢。
論壇昨上午十時假漁人碼頭宴會廳舉行。暨南大學澳門校友會執行會長、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澳門同學會會長劉本立,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鍾韻,絲路智穀研究院長、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長梁海明等出席。
打造珠澳新競爭優勢
劉本立希望論壇有助與會者拓寬視野及帶來啟迪,把握大灣區建設的寶貴機遇,在促進灣區高質量融合發展上,展現更大作為。預計今年本澳GDP增長幅度按年增八成或以上,幅度驚人。但同時亦看到澳門經濟復蘇動力主要仍靠綜合旅遊帶動。早前多元發展規劃出爐,為未來多元發展設更具體發展方向、路徑和任務,惟多元之路需更多時間和耐性,特別是還需要找准突破口,根據四大產業的比較優勢精准發展。
鍾韻建議圍繞橫琴空間,合作打造珠澳地區新的競爭優勢;以融入城市群發展為抓手,把握整體聯動協調發展的態勢;加快橫琴深合區重大項目建設,形成高質量合作示範作用。談到澳門與灣區機制的創新,認為區域合作以往更多是資源整合,通過市場動力取長補短。但當發展到一定程度,或需行政主導參與,意味著區域合作需要進入到制度性的整合。惟部門之間協商機制,在本地已不見得高,異地政府間協商或更具挑戰,制度整合中創新、溝通相當重要,溝通中亦需要當局更積極、主動的作為。
澳可成帶路金融中心
梁海明認為澳門可發展成為“一帶一路”金融創新中心。澳門貨幣可自由兌換、資金進出無限制,實行極低的稅制。且回歸以來,法制、會計及監管制度提升迅速,越來越得到國際認可。再者,澳門對資金的風險胃納更高,與灣區其他城市例如深圳相比,澳門不受內地金融政策限制,更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展開金融創新的優勢。
會上還進行圓桌沙龍,多位講者從多維角度探討粵港澳融合發展新機遇。廣州社會科學院區域發展研究所長覃劍提出,全球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新興產業進入新週期。澳門未來宜從服務型經濟邁向創新型經濟的新階段,形成以新、智生產力為根本動力的城市發展新模式,以契合當前科技發展趨勢。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暨南大學中觀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王賢彬談到灣區融合發展,需要政策決策權力部門更主動謀劃、主動思考,以持續理順和解決遇到難題。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