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與參加者合照留念
【本報訊】“澳門記憶”文史網十一月“記憶沙龍”公眾講座週六(25日)在澳門基金會多功能廳順利舉行,活動由澳門基金會主辦,本月推出三場不同類型的主題講座,與市民一同探尋澳門街道的故事、細看澳門通訊服務發展以及回顧小城的疫症與醫療史。
首場沙龍由遺產學會副會長勞加裕主講“街牌解碼——另類的澳門街道的故事”。講者以豐富的圖片和文獻,介紹澳門街牌的出現、其設計元素以及演變過程;細說了澳門街道的種類、命名方式等;分享了那些消失了的街名及其背後的有趣故事。葡式石仔路、藍白瓷磚街牌、趣怪的街名等,為小城的城市風貌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而這些街道的特色,既反映了澳門四百多年的歷史,亦見證著市民的生活和城市的變遷。
澳門電訊前網絡服務副總裁梁沛雄主講第二場沙龍“撥通未來——澳門通訊服務的歷程與展望”。講者透過生動的影音和圖片,帶領聽眾穿越百年的通訊歷程。從傳呼機到大哥大,再到智能手機和5G技術應用,深入探討澳門通訊服務的蓬勃發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並推動社會的發展。講者又談及通訊發展在未來各領域中所發揮重要作用,並點出在追求科技發展的同時,也應關注其帶來的隱患。
第三場沙龍由澳門青年傳媒協會副理事長蔡少民主講“瘟疫簡史——回顧澳門200年的疫症與醫療”。講者分享了過往曾困擾小城的各種疫症,包括痳瘋病、霍亂、瘧疾、禽流感等,回顧過去是如何透過官民協作共同抗疫,而不少慈善機構和社團亦由此催生,逐漸形成了系統化且符合澳門發展需求的社會服務體系,這為澳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講者認為透過了解澳門歷史上應對疫症的措施,不但能夠吸取防疫的經驗和教訓,更可達到“借古鑑今,承先啟後”的效果,突顯澳門歷史文化傳承、推廣普及的重要性。
“記憶沙龍”公眾講座12月將繼續推出兩場主題講座,分別為“漁歌帆影——澳門漁民及造船業口述歷史”及“築城之路——從澳門道路網看城市變遷”,由澳門口述歷史協會副會長甄桂芳及城市規劃師林翊捷主講。活動將於12月17日舉行,有興趣的市民可於12月4日至14日通過“澳門公共服務一戶通”進行報名,名額有限,先到先得。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87978565。
“澳門記憶”為澳門基金會創立的大型歷史文化資料庫,並透過旗下社交平台整選推送各項有關澳門的歷史文化資訊,如欲掌握更多“澳門記憶”的最新動態,除可瀏覽網站外,還可關注“澳門記憶”的Facebook專頁、微信訂閱號、Instagram及YouTube頻道 (ID:MacauMemoryFM),添加微信個人號為好友(ID:MacauMemoryExpress)或關注今日頭條賬號“澳門記憶Macau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