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推動中華文化傳播貢獻力量,進一步推廣“僑批”文化及研究,提升對海外僑胞艱難創業史和家國情懷的了解,澳門理工大學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聯合舉辦“僑批‧銀信:世界記憶遺產美術作品展”。該展覽為國家藝術基金交流巡展項目,首站在澳門展出,開幕儀式於6月5日下午3時30分在澳門理工大學懷遠樓展覽廳舉行,吸引各界人士和大批市民觀賞,場面熱鬧。
開幕儀式由中聯辦教育與青年工作部副部長石書正,廣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主任龐國梅,廣東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邱克楠、廣東省教育廳體衛藝處三級調研員康天東,廣東省委統戰部僑務文化工作處副處長鄭華曉,全國政協常委、澳門歸僑總會會長劉雅煌,澳門特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素質保證處處長岑曉東,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澳門博物館館長盧可茵,澳門海事博物館館長薛啟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常委、副校長劉海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凱宏,以及澳門理工大學代校長李雁蓮等主禮。
龐國梅致詞時表示,廣東是全國著名僑鄉,海外僑胞是推動廣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不僅以雄厚資本為中國改革開放事業添磚加瓦,更架起中國與海外交流合作的橋樑。“僑批”記載了老一輩海外僑胞艱難的創業史和濃厚的家國情懷,也是中華民族講信譽、守承諾的重要體現。廣東將堅持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的主題,圍繞經濟建設、為僑服務、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三條主線,努力打好僑牌,凝聚僑心,發揮僑力,積極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期待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不斷加深研究力度,拓寬研究範圍,聯動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力量和研究資源,串聯起華僑華人文化研究的精彩華章。
邱克楠表示,廣東是“僑”資源大省,廣東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僑批保護活化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推動僑批文化創造性轉化和發展,充分體現高校在對華僑華人方面研究的責任與擔當。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一步加強,三地人文交流日益頻繁,對增強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具有現實意義。是次展覽為粵港澳大灣區高校聯動的成效,更是華僑華人文化研究取得豐碩成果的重要體現。相信廣東和澳門高校未來在僑批研究資源、僑批研究人才,華僑華人的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和新成績,為高層次謀劃做好“僑”的文章貢獻兩地高校力量。
劉海春表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具有鮮明的國際化特色,也是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重要基地。為擴大中華優秀文化在港澳地區的影響力,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成功組織申報2022年度國家藝術基金交流傳播推廣項目,分別在澳門、香港舉辦展覽,並在澳門理工大學的支持下,合作開展澳門巡展工作。通過對“僑批”多渠道、多語言的傳播,記錄海外華人的奮鬥歷程和家國情懷,感受滄海桑田和時代的進步,進一步提升海外華僑後代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從而激發海外華僑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
李雁蓮表示,澳門理工大學培養學生愛國愛澳精神,注重學生全人教育,希望透過這次展覽,讓澳門大學生、青年人、澳門居民及在澳門的旅客感受廣大海外華僑的愛國之情、思鄉之情,深刻理解華僑誠實守信、艱苦奮鬥、開拓進取、情系桑梓的精神內涵;期盼在僑批力量的感染下,進一步弘揚愛國愛澳精神,薪火相傳,為響應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力量。希望透過合作聯展,共同打造彰顯粵港澳大灣區特色的文藝精品力作,提高文化競爭力;共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增強粵港澳文化軟實力。
“僑批”也稱“銀信”,是指近代海外華僑通過海外民間機構彙集到國內的家書或簡單附言的匯款和領取包裹的憑證,是海外華僑連接家人、家鄉、祖國的核心紐帶。“僑批”承載了海外華僑華人的苦難史、創業史、愛國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是不可複製、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重要地區標誌物。2013年6月19日備受全球華人關注的“僑批”檔案申遺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僑批‧銀信:世界記憶遺產美術作品展”作品合共35件,其中包括設計作品17件、建築素描6件、油畫作品12件,各有特色。作品反映清末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僑鄉和僑居地的發展進程,體現中華文化與世界各國不同文化、不同時期的交流和經濟發展。
開幕儀式上,主禮嘉賓參觀展覽作品,並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關雪侖進行講解,該校學生現場以古箏表演作伴奏。出席儀式的還包括:深圳市標榜半島教育集團總裁劉娟、河源市龍川第一實驗學校校董邱小林、德國埃森造型藝術學院校董羅碧美、廣州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及“冰墩墩”設計總執行劉平雲、廣東工業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孫恩樂、廣東技術師範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劉穎悟、廣東第二師範學院藝術學院副院長羅文勇、廣東省委統戰部僑務文化工作處、三級調研員王玉、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藝術學院黨委書記盧海清,澳門理工大學代副校長黎明海、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林發欽等。
展覽由即日起至6月15日在澳門高美士街澳門理工大學懷遠樓展覽廳舉行,開放時間為上午十時至晚上八時,歡迎學校及各界人士到場參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