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觀眾能夠全面地感受“藝穗”氛圍,激發潛在體內的藝術因子,釋放與生俱來的創造力,享受創作和欣賞藝術的樂趣,第20屆澳門城市藝穗節將舉行多項延伸活動,包括有工作坊、展覽、交流會、專題討論會、線上會議等,為觀眾帶來更多元的藝術體驗。
由於疫情影響,國外的藝術家無法親自來到澳門為本地觀眾帶來精彩演出,但可以利用科技突破空間的界限,透過線上會議和觀眾見面。《雲上有嘢講:談藝術的無限可能》線上會議邀請到海外四位知名藝穗節策劃人及藝評雜誌創始人,包括布萊頓藝穗節行政總裁Julian Caddy、溫哥華藝穗節執行總監Rohit Chokhani、阿德萊德藝穗節節目製作總監Jo O’Callaghan及Fringe Review創始人Paul Levy分享策展經驗,探討藝術、城市、生活及情緒的相互關係,用創意和熱誠為市民建構更開闊的藝術世界。此外,活躍於內地的藝評人與一眾本地藝評人則穿梭藝穗節各演出,在《花生友之約》中與觀眾及藝術家對談和討論藝穗節的面貌與心跳。
本屆藝穗節還設多項以身體語言為主體的工作坊,“穗內有萃”單元《在地》帶來三位不同風格藝術家主持的“身體力行”工作坊,瞭解藝術家如何訓練自己的身體及建立自己的創作體系,亦設有讓觀眾與藝術家近距離交流的《圍爐會》。凡觀看《在地》系列演出或參加工作坊可獲“藝術足跡”貼紙,蒐集一定數量的貼紙即可換取指定節目門票、紀念品或報名參加《圍爐會》。
“穗內有萃”另一單元《Todos Fest!》則舉辦《身體年輪》研習坊及《共生舞蹈工作坊》,讓不同身體條件的人發揮舞動潛能,完成工作坊的參加者將參演相關演出。該單元更設“藝術無疆界——弱勢在社區的藝術發展”專題討論會,本地及外地專業人士、藝術家和社會服務機構代表將以“藝術與長者的發展”和“特殊人士展能藝術發展與普及”為主題,剖析藝術在生活中的角色。
除此以外,觀眾亦可參與《百工百業健康操——澳門街市篇》的 “全程體驗工作坊”及“來學健康操工作坊”,前者由創作團隊與參加者把在街市中的觀察和體驗化成健康操,後者則由創作團隊教授街市健康操的一招一式。活動更設展覽紀錄街市攤檔間的身體勞動及經驗,展示健康操影片和招式插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