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獲國家教育部邀請,教育暨青年局計劃於三年內組織澳門中學生到內地參加STEM及傳統文化夏令營,讓澳門學生了解國家的科學研究水平和成就,並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學素養,培養學生在科技領域的跨學科運用能力。教青局於11月21日舉辦STEM夏令營啟動儀式及澳門高中學生STEM體驗活動,吸引了29間學校的師生到場參與。
教青局副局長龔志明致辭時表示,創新能力、科學素養和跨學科能力等軟實力,對澳門學生未來貢獻本澳社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投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十分重要,勉勵學生在疫情常態化下,仍要保持科學探究的精神,並感謝各校科普老師長期以來對科普教育的付出。
STEM夏令營啟動儀式結束後,現場進行了三項基於科學原理的實驗演示項目,分別為紅外線雷射標籤、光的足跡和一維結構的反射光學衍射,讓參與的學生分別瞭解紅外線的信息程式設計原理和日常應用、如何通過光譜儀測量照明波長進而瞭解日常生活中不同光源的區別,以及如何透過微米尺度的樣本觀察相關的光學現象。隨後,澳門大學譚錦榮教授主講了“STEM之足跡”科普講座。講者從數學出發,探索自然界中有趣的無理數,同時介紹分數階結構的原理和電容設計的應用,並為學生分享了內地STEM教育特色以及本澳相關資源等,讓學生對STEM發展有更全面的解讀。有現場參加活動的學生表示,是次活動有助加深其在科技創新方面的興趣,期望未來能到內地高校學習及進一步了解國家的科研成就。
是次活動由澳門大學作為支持單位。出席活動的嘉賓還包括:教青局青年廳廳長張敏輝,以及一眾參與活動的學校校長及代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