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錢幣學會舉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76周年暨澳門回歸26周年“澳門錢幣展2025”暨“中國銀行紙幣特別展”今(26)日下午假十六浦索菲特大酒店6樓百家樂宴會廳開幕,展期至28日,展出約500多品種的中國近代最貴重和罕見的金幣﹑銀幣及大清部戶銀行(現改為中國銀行)由1903年至今發行的貨幣,同期舉行多款城市卡、紀念幣發行儀式和交流會、論壇、導賞評鑑等活動,以及出版有關收藏的專業刊物。
中聯辦宣傳文化部處長王惠杰、澳門文化發展基金行政及財政處處長梁富華、澳門霍英東基金會總幹事史濠、中國銀行(澳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榮達、澳門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王國強、德國柏林世界錢幣展覽會總裁Goetz-Ulf Jungmichel、CCG集團中國業務拓展經理李仁輝、中國長城硬幣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景林、愛秀集團總裁周邁可,婦聯學校汪東校長代表劉燕琼,以及澳門錢幣學會理事長趙康池,名譽會長吳在權、簫春源、廖志誠主禮開幕剪綵儀式。
趙康池致辭表示,澳門錢幣學會為推廣澳門錢幣文化歷史,由2012年起每年舉辦澳門錢幣交流展覽及論壇,2014年開始與國際知名錢幣拍賣公司合作,在澳門舉行國際錢幣收藏文化博覽活動周已舉辦第十二年。他指出,今年活動豐富、亮點紛呈,希望向世界各地收藏愛好者介紹及推廣中華民族及澳門金融貨幣歷史文化,為宣傳澳門國際休閒城市出一份力,
開幕式上,大會舉行了發行中國龍澳門城市卡、2025年首屆澳門國際錢幣交流會熊貓紀念章、2025年楚留香傳奇10盎司紀念幣首發的儀式,以及向澳門大學圖書館致送“澳門歷史文件”、與婦聯學校合作青少年中華錢幣歷史文化活動交接的儀式。
據悉,今年活動包括:澳門錢幣展2025暨中國銀行紙幣特別展;首屆澳門國際錢幣交流會;青少年錢幣論壇;全球發行首屆交流會熊貓紀念金銀章及馬年生肖章等錢幣歷史文創收藏活動,並出版《民國孫像袁像銀元版別圖錄2025修訂版》專業刊物,與東亞泉誌合作版《澳門錢鈔縱橫2025》。專題貨幣展覽特別展出由公元1903成立大清部戶銀行,1912年改為中國銀行至今,1995年開始在澳門發行澳門錢幣,由(澳門)中國歷代紙幣展委員會和本澳多位著名錢幣收藏家借出展覽,展品包括中國近代最貴重和罕見的金幣﹑銀幣,有價值數千萬的中國十公斤2008年北京奧運會金幣,共約500多品種。此外,在展覽期間同期舉行首屆澳門國際錢幣交流會,來自世界各地的錢幣愛好者聚首澳門參加盛事活動,27﹑28日下午有學生專場的貨幣歷史導賞,有錢幣專家為參與者評鑑金銀幣和古錢幣。
該展覽由澳門文化發展基金和澳門霍英東基金會資助;冠軍拍賣及澳門中國歷代紙幣展委員會協辦;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澳門錢幣博物館的支持和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