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區統計暨普查局最新數據顯示,澳門特區2025年前三季旅客非博彩總消費達582.5億澳門元,同比增長3.6%。其中,以參加會展為目的的旅客人均消費表現尤為亮眼,高達4,398澳門元,顯著高於平均水平。這組數據印證了會展業作為澳門經濟多元化重要引擎的地位正不斷增強。
近日,南方財經記者專訪了澳門特區招商投資促進局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謝永強,圍繞會展業如何通過國際化、專業化提升核心競爭力,其在“1+4”經濟適度多元戰略中的角色,以及在全球競爭中打造差異化優勢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讓參會不僅是‘商務行為’,更是‘文化體驗’。”採訪過程中,謝永強詳細闡述了澳門會展業已構建的四大發展基礎,並表示將通過一系列優化措施與重磅活動,持續推動會展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澳門打造聯通內外的國際會展中心。
四大基石支撐會展業提質增效
南方財經:2025年上半年澳門共舉辦了918項會展活動,專業展覽觀眾同比增長近三成,海外專業觀眾增長兩成。請問這些增長主要得益於哪些因素?
謝永強:目前澳門會展業已構建較為扎實的發展基礎,行業綜合實力與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會展基礎設施和人才梯隊日漸完善。澳門已建成並投用多個不同類型的國際性優質會展場地,配備世界領先水準的軟硬體設施。同時,經過多年積極籌組不同專題的會展培訓課程,行業人才和從業人員梯隊建設逐步完善,為承接各類國際性會展活動提供堅實保障,有效滿足不同規模、不同領域會展項目的舉辦需求。
二是國際合作網絡持續強化。澳門與國際展覽業協會(UFI)以及國際大會和會議協會(ICCA)等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會展機構的聯繫日漸緊密,合作層次不斷深化、合作領域逐步拓展,有力推動澳門會展業與全球市場深度對接,進一步提升了澳門在國際會展業中的參與度。
三是品牌建設成效顯著。多個本地品牌展會成功獲得國際權威認證。澳門於2024年共有11個本地展覽品牌得到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認可,33項國際會議活動獲國際大會和會議協會(ICCA)認可,行業影響力逐步擴大,成為展示澳門會展業實力的重要名片。
四是特區政府支援服務持續優化。本局會展競投及支援“一站式”服務持續為有意在澳門舉辦的會展、會議的各階段提供支持措施,推動有關活動順利舉辦。在今年1至9月本局跟進的會展活動中,已有68項在澳成功舉辦,此外,目前正在跟進的項目中,有53項將於下半年舉行。在今年9月,《會議及展覽激勵計劃》以及《參展財務鼓勵計劃》完成優化,預計會引導更多高質量且符合“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和“一會展兩地”模式的會展活動在澳門舉辦。
南方財經:你曾提到將重點發展國際化、專業化會展,能否具體介紹如何優化會展結構以提升品質和效益?
謝永強:會展的核心效益,既體現在對本地經濟的拉動,也體現在為參展商、客商創造的合作價值。通過提升會展國際化、專業化,能聚焦高價值客群,同時讓會展結構更貼合“專業需求”,有效提升澳門會展活動的質量以及效益,讓已落戶的會展活動留得住,而且吸引更多有利於澳門、合作區和大灣區經濟發展的高質量目標展會落戶。
根據數據,今年上半年會展旅客人均消費超過4,200澳門元,較一般旅客人均消費高約1倍多,而海外會展專業客商又會比一般會展客消費高出2成至1倍,對會展活動拉動澳門非博彩行業的收入有正向影響。
為達到提升國際化、專業化的目標,招商局2025年已開展一系列的工作部署,包括聯動澳琴政府、會展業界及綜合度假休閒企業資源“走出去”,在澳大利亞、新加坡、沙特阿拉伯、阿聯酋、日本、印尼、馬來西亞、韓國和泰國等地,推廣澳門作為理想會展目的地的優勢。
同時借助“澳門會議大使”計劃,通過重點產業領域的領軍人物及專業學術領袖的影響力宣傳澳門會展優勢,致力推廣澳門會展目的地形象,力爭更多高質量專業行業會議落戶澳門,招攬更多國際會展客商來澳參會辦會洽商,廣泛拓展國際聯繫。目前“澳門會議大使”成員共26位。自2024年6月“澳門會議大使”獲委任以來,已成功促成23項會議落戶澳門,類型涵蓋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四大重點產業及中葡平臺範疇,當中約一半為國際性會議。
南方財經:澳門會展業在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中能夠發揮怎樣的作用?在推動“會展+產業”融合方面,目前取得了哪些進展?未來有哪些重點方向?
謝永強:會展業作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四大產業之一,具有高效聚集人流、信息流、資金流、技術流的特性,加上澳門連接內地與國際、尤其是與葡語國家的橋樑優勢,具備賦能其他產業、對外開放窗口、招商引資平臺、消費帶動效應等多項作用。
為此,本局圍繞澳門“1+4”適度多元的發展格局,積極推動會展業與其他產業綁定,持續豐富“產業 + 會展”的融合業態發展。例如在“旅遊+會展”方面,歐洲旅遊相關會議今年6月順利在澳門舉辦,進一步鞏固了澳門旅遊會展的國際聯絡紐帶作用;在“體育+會展”方面,國際汽聯高規格大會首次選址澳門,並于6月成功舉行,期間更簽訂為期三年的戰略合作協議,確保未來兩年相關論壇持續落戶澳門。在“科技+會展”方面,首屆“全球智能機械與電子產品博覽會”(AIE)將於今年12月,以“一展雙城”的新模式,在澳門與珠海同時舉辦。
與此同時,以海內外新產品、新服務、新品牌首發為核心的“首發經濟”元素,也為今年的環保和基建等專題展會增添了新元素,更助力包括葡語國家在內的國際客商通過“一會展兩地”模式,充分把握“澳門+橫琴”聯動發展新機遇,推動相關合作資源向大灣區更為廣闊市場輻射,進一步凸顯了澳門作為“中葡平臺”和大灣區重要節點的獨特優勢。
接下來,本局將在會展業原有優勢的基礎上,以創新思維謀劃發展、以務實路徑推動突破,進一步協同業界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國際會展項目的競投,吸引更多國際認受性高、產業引領性強、專業買家資源豐富的優質展會落地澳門,持續推動會展業差異化發展,打造具澳門特色、輻射灣區、聯通國際的“澳門國際會展中心”平臺。
多元文化鑄就獨特競爭力
南方財經:在全球會展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澳門會展業的差異化發展策略是什麼?
謝永強:在全球會展業的版圖中,澳門以其鮮明獨特的特質,佔據著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中葡平臺”的深厚底蘊、“澳琴一體化”的創新格局、“中西文化薈萃”的多元魅力,共同構築起澳門會展業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這些優勢是澳門獨有的財富,無法被其他地區簡單複製,也為澳門會展業的長遠發展鋪就了堅實的道路。為此,會展業正積極將以上澳門特點與會展活動深度融合,打造全球其他會展目的地難以替代的核心差異點。
在“中葡平臺”方面,澳門作為世界上獨一無二、同時以中文和葡文為官方語言的地區,在促進中國和葡語國家經貿合作中,佔據著無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在澳門舉辦的會展活動,能依託澳門與葡語國家的歷史淵源、商貿網絡,加上高水準開放的免簽入境政策,為會展活動引進葡語國家元素,讓“中葡特色”成為澳門會展的標誌。如今,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透過中葡論壇機制,澳門積極推動雙方在經貿、金融、旅遊、高科技等多個領域的合作,平臺橋樑作用日益凸顯。
與此同時,澳門“中西文化薈萃”的特點為會展客商創造豐富會展體驗。例如“澳門世界文化遺產”、“創意城市美食之都”、“2025年東亞文化之都”等國際大都市“金名片”能融入會展活動中,讓參會不僅是“商務行為”,更是“文化體驗”,通過獨特的文化魅力提升澳門會展的吸引力與記憶點。
南方財經:下半年在澳門舉辦了“第十八屆世界華商大會”和首屆“全球智慧機械與電子產品博覽會”等重磅活動。這些活動對澳門會展業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謝永強:澳門每次舉辦大型國際會展活動,都是一次向全球與會者,同時亦是潛在會展組織者展示澳門會展綜合能力的重要契機。舉例而言,11月初在澳門舉行的、由澳門中華總商會主辦、本局支持的“第十八屆世界華商大會”,吸引了4,000多名世界各地的華商精英來澳參會。12月舉辦的首屆“全球智能機械與電子產品博覽會”(AIE)則有望吸引眾多海內外龍頭企業、科技領軍企業和上市公司齊聚澳門。這些高規格活動對會場住宿承載力、多語言服務、安全保障等均提出了更高要求。澳門若能順利舉辦此類高規格會議和垂直領域的專業展會,正能向全球華商以至國際群體傳遞澳門會展服務“專業、高效”的印象,為後續吸引相關會展項目落地澳門奠定基礎。
與此同時,以“灣區智造・全球共享”為主題的“全球智能機械與電子產品博覽會”,將以“一展雙城”新模式在澳門和珠海同時舉辦,以提升大灣區在全球智能製造領域的話語權與影響力,促進國際技術交流與產業鏈協同發展。這種模式創新融合了澳珠會展資源,更打造了“大灣區城市協同辦展”的範例。
值得關注的是,本局也會發揮會展業招商引資平臺功能方面的作用,以“會展+招商”為導向,不斷加大“以展招商”力度,使各類展會成為海內外頭部和鏈主企業瞭解“澳門+橫琴”發展機遇、把握澳門科技研發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機遇的平臺,著力引進重點產業投資項目,發揮對上中下游產業鏈的集聚與帶動效應,形成產業生態圈。
在“第十八屆世界華商大會” 和“全球智能機械與電子產品博覽會”,本局將安排系列實地考察、產業對接、商業配對等多種配套活動,旨在展現“澳門+橫琴”一體化以及大灣區發展新商機,再結合本局投資者“一站式”服務,做好吸引世界華商、科技企業來澳投資合作的前期籌備、中期落實和後期跟進工作。
南方財經:對於想要通過澳門平臺拓展國際市場的內地企業,你有什麼建議?
謝永強:會展業作為高效彙聚人流、信息流、資金流、技術流特性的經貿場合,加上澳門內聯外通和中葡平臺的獨特優勢,中國內地企業可以考慮通過參加展會活動,用好澳門“對外開放窗口”功能,透過澳門平臺出海,擴大“全球朋友圈”、拓展國際商機。例如10月舉辦的“第二屆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博覽會”將進一步彰顯澳門中葡平臺和中葡“精准聯繫人”的獨特地位,發揮協同大灣區兄弟城市“走出去、請進來”的窗口作用。
對於有意落戶澳門、以至用好澳門平臺優勢出海拓展國際市場的內地企業,歡迎接洽本局投資者“一站式”服務,由本局專業團隊在投資項目落實的事前、事中、事後不同階段提供精准的全流程服務,包括澳門營商環境咨詢、協助跟進投資項目和成立公司、協助申領牌照、尋找合作夥伴等。
而澳門特區政府於今年9月也推出了《支持澳門首店經濟發展計劃》(下稱《計劃》),向落戶澳門開設首店、且符合特定條件的外地品牌提供最高100萬澳門元的資助,第一期《計劃》在今年11月起接受申請。在此也誠摯邀請內地品牌企業透過有關《計劃》落戶澳門開設首店,共拓商機。
(來源:廣東二十一世紀環球經濟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