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文才與曹霽月受訪
【本報訊】10月24日,澳門國際投資展覽會(MIF)“智慧文旅:打造澳門AI+AR數字化城市”主題論壇順利舉行。澳門聖若瑟大學數據工程與科學學院院長杜文才教授與澳門旅業匯B2B平台總監曹霽月於會後接受專訪,圍繞數字技術如何賦能澳門旅遊產業及產學研合作新模式展開深入交流。
杜文才教授指出,雖然澳門旅遊業擁有“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但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仍面臨生態協同不足與技術落地挑戰。數據顯示,約九成中小旅行社因缺乏AI技術投入能力,與大型酒店在服務與運營效率上的差距不斷擴大;同時,現有通用AI方案難以完全契合澳門“博彩 + 文化遺產”的獨特場景,例如博彩區域的倫理約束及多語文化需求,均需更具在地化的技術支持。在高客流與多語需求並存的環境下,傳統客服模式難以滿足旅客即時、準確、個性化的查詢需求,進而影響非博彩業務的服務體驗與產業升級進程。
令人可喜的是澳門旅業匯打造了B2B平台,呈现連接本地旅遊企業與全球供應商的專業合作橋樑,旨在提升澳門旅遊業供應鏈的整合與運營效率。平台提供產品採購、信息發布、商務配對及行業數據分析等一站式數字化服務,助力企業高效對接資源與商機。
關於數字技術賦能旅遊產業的發展,杜文才教授指出:人工智能作為總體基礎,通過算法與數據分析,為旅遊業提供智能推薦、需求預測、動態定價和路徑優化等核心能力,實現降本增效與精細化運營;大語言模型充當全能交互中心,通過自然語言理解與生成,賦能24/7多語種智能客服、個性化行程文案撰寫,以及與遊客進行擬人化、上下文相關的深度對話;檢索增強生成技术為LLM注入精準實時信息,通過檢索最新政策、票價、空房及本地活動等數據,確保生成的行程規劃、產品推薦與問答準確、及時且高度相關,極大提升信息可靠性;生成式人工智能作為創意與內容引擎,直接創造新穎價值,如生成虛擬旅行宣傳片、設計個性化旅遊海報、構思營銷文案,甚至模擬生成目的地未來景觀,驅動營銷與體驗創新。将這四項技術協同作用共同推動旅遊業向更智能、精準、個性化的方向創新。
杜文才教授強調,澳門正處於文旅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期,而澳門旅業匯B2B平台正契合這一數字化方向。此次產學研合作不僅體現了“學術權威 + 產業實踐”的強強聯合模式,更將推動“技術研發—場景落地—產業賦能”的閉環落地,為澳門文旅產業注入持續創新的動能。
曹霽月總監補充指出,雙方未來將在“技術 + 內容 + 渠道”三位一體的合作模式上深化協作,推動澳門旅遊產品通過數字化平台接軌全球市場,助力“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加速澳門從“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邁向“數字化文旅創新中心”的戰略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