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衛生局羅奕龍局長率團赴斐濟楠迪,出席第76屆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下稱“世衛西太區”)委員會會議。會議期間,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設置展位,向37個成員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展示《健康澳門藍圖》(以下簡稱《藍圖》)的整體規劃,不僅強化澳門特別行政區在國際衛生事務中的影響力,更體現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對接國家“健康中國”戰略的堅定決心。
會議聚焦區域健康挑戰與合作
本屆會議圍繞西太平洋區域面臨的多項健康挑戰展開討論,包括非傳染性疾病負擔、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氣候變化與健康體系韌性、精神衛生、煙草與酒精控制等;此外,亦探討人工智能在醫療系統中的應用及全民健康覆蓋的推進路徑。
《藍圖》與西太願景高度契合
《藍圖》作為澳門未來衛生健康發展的重要路綫圖,配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3,並與“健康中國行動”相呼應。《藍圖》以“立足長遠規劃、加強頂層設計、動員全民參與”為原則,重點提出三大政策方向:動員及投放資源至社區、前移預防關口並加強早期干預,以及推動居民從被動就醫轉向主動健康管理,與世衛西太區“共建西太平洋區域家庭、社區和社會的健康”願景高度契合。
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主導、跨部門合作及全民參與的推動下,社會文化範疇整合衛生、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資源,把健康元素融入所有公共政策,展現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持續推進全民健康與福祉可持續發展的決心。
三大健康計劃構建全生命周期健康網絡
在本屆會議期間,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以“健康澳門藍圖:邁向2030的健康與福祉”為主題設置展位,重點展示“健康社區”、“健康企業”及“健康校園”三項健康促進計劃,共同構建了覆蓋居民生活、工作與學習的健康促進網絡,形成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促進體系。
與此同時,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善用自身資源與平台優勢,積極拓展與非營利醫療機構的合作關係,從多渠道推動居民健康;通過公私協作模式,不僅有效擴大社區醫療服務覆蓋範圍,更顯著提升服務可及性。
澳門與世衛長期緊密合作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與世衛長期保持緊密合作,自2004年加入世衛“健康城市”項目成為創始成員以來,持續推動多項公共醫療衛生政策;2011年起,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協助世衛舉辦8次傳統醫學會議,並於2015年成立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藥合作中心(澳門),進一步鞏固了澳門特別行政區在傳統醫藥領域的地位。
在會議上,代表團不僅分享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推動“健康澳門”的思路和措施,亦透過與各國交流,汲取先進公共衛生理念與實踐經驗。未來,將繼續推進各項健康措施,深化與世衛的合作。
出席本屆會議的代表團成員還包括: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主任梁亦好、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彭蓬光、社區醫療衛生廳代廳長王燕及高級技術員柯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