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逢週四出版,最新消息請瀏覽實時更新的「即時資訊
 
 
藝文薈澳2025公共藝術展兩作品登場 來來往往‧城市藝遊活動明起報名

2025年10月15日    即時資訊


【本報訊】“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兩件/組公共藝術作品《借來之手》及《商賈與勇士》近日已分別於崗頂劇院及果欄街19號展出。1025日及26日將舉辦延伸活動“來來往往‧城市藝遊”,有意參加者可於明日(1016日)起透過一戶通的“活動報名”登記。

“公共藝術展”是“藝文薈澳2025”亮點板塊之一,由馮博一擔任總策展人,劉鋼與吳蔚聯合策展,以“來來,往往”為主題,將藝術融入城市空間與日常生活,邀請觀眾想像公共空間的新可能。展覽通過互動裝置、社區項目和多感官體驗,用公共藝術作品重塑公共空間的內涵與邊界,連結人與城市,呼應本屆雙年展主題“嗨,你幹甚麼來了?”,邀請觀眾共同編織城市的情感紋理。展覽共呈獻9位知名海內外藝術家的作品,現有4件/組已開放公眾參觀。

享譽國際的美國藝術家安‧漢密爾頓(Ann Hamilton),以大型多媒體裝置、公共項目和表演合作而聞名。是次首度來澳參展,作品《借來之手》以澳門崗頂劇院為場域,鏡框式舞台、樂池和圓形演出廳化作創作載體,融合詩歌、聲音與影像,劇院彷彿成為了在海上航行的船隻,邀請觀眾在東西方交融的聲景中,想像遠方水域的未來之歌。展期至1212日,展期內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下午3時提供粵語導賞。

來自英國的Assemble是一個跨學科的藝術、建築與設計團隊,擅於透過社區合作和創意設計活化城市空間。是次團隊聯合創始人詹姆斯‧賓寧(James Binning)攜導演安托萬‧普洛森‧莫爾萬(Antoine PlouzenMorvan)、建築師卡米爾‧西諾(Camille Sineau)呈獻《商賈與勇士》,作品聚焦中英兩國小規模農業的發展現狀,通過影像裝置和微敘事手法,直觀地呈現兩地小農場的日常生活與耕作場景,揭示小農經濟的獨特價值,探討土地與人的共生關係。展出地點是果欄街19號。展期至1212日,展期內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1時提供粵語導賞。

另外,《新美安社區共創與互助計劃》由澳大利亞何志森主導,已率先於7月開展,9月起推出全新展覽《照護的藝術》,呈現新美安社區居民馮嬌雄和駐地藝術家們的在地創作,地點位於黑沙環新美安大廈第二期6BE座,開放時間至1026日,逢星期六、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現正於文化中心廣場展出的《時間塔》,由中、日、韓三位知名藝術家管懷賓、坂口寬敏和金相年共同創作,紀念澳門榮膺2025年“東亞文化之都”,以“萬象共生”的宇宙觀,展現文化交流的蓬勃生命力。

延伸活動“來來往往‧城市藝遊”將於1025日及26日下午2時至530分舉行,活動以廣東話進行,由專人帶領參加者探索以上4件/組公共藝術展作品。活動對象為13歲或以上人士,名額12人,費用全免。有興趣人士可於1016日上午10時起,透過一戶通“活動報名”(activity.mo.gov.mo/activity-h5/activity-list-web)登記,倘報名人數超出名額將以抽籤形式錄取,獲錄取者將收到短訊通知。

“藝文薈澳2025”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指導,文化局主辦,旅遊局、銀河娛樂集團、新濠博亞娛樂、美高梅、金沙中國有限公司、澳娛綜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澳門永利渡假村協辦。位於澳門藝術博物館一至三樓的主場展展期至1019日,歡迎市民把握時間觀賞。更多“藝文薈澳2025”資訊可留意活動專頁www.artmacao.moInstagram專頁“artmacao”、臉書專頁“IC Art藝文棧”及微信公眾號“澳門文化局IC”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即時資訊
 

 

新聞出版局登記編號 336號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認之法律有效刊物

第一版
第二版 第三版 第四版
2025年10月16日 第908期 共4版
 


澳門會展經濟報  版權所有  未經同意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0 macaucee.com.mo,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00E第一國際商業中心1004室 

Add︰No. 600E, AV. Dr. Rodrigo Rodrigues, Edif. First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enter. Room 1004, Macao

   電話 Tel︰8532870 5239        傳真 Fax︰8532870 5548       Email︰macaucee@yahoo.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