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中秋佳節是團圓相聚、品嚐美味的時節,然而對於有吞嚥困難的長者而言,月餅與點心卻是遙不可及的美味。為了讓長者重拾用餐的樂趣與尊嚴,澳門健康協會與香港The Project Futurus於10月9日假母親會下環長者綜合服務中心,攜手舉辦“流動五感大茶樓慶中秋”活動,結合“軟餐”與“五感體驗”,為72名有不同程度吞嚥困難或失智症的院舍長者,帶來一個笑聲與美味交織的下午。
是次活動獲得社會各界鼎力支持,由澳門健康協會與The Project Futurus主辦、唯聽澳門及科達有限公司贊助;並獲澳門中華總商會婦委會、科達有限公司、澳門護老者協會、唯聽香港言語治療部組織義工團隊支援。活動承蒙母親會提供場地並協調一切人手與物流安排;嘉年華大酒樓支援點心以製作特色軟餐、餐具及義工;鄺紫珊文化教育學會協助會前工作及推廣等,充分展現跨界別合作的力量。
The Project Futurus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文慧妍表示,”精緻軟餐” 經過言語治療師的評估後 可提供給咀嚼吞嚥困難者食用、降低嗆咳和吸入性肺炎風險的吞嚥輔助食品。是次活動將長者們熟悉且喜愛的傳統點心,透過專業“軟餐”技術,化身為安全易嚥、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現場提供由專程又香港來澳的The Project Futurus大廚,將由嘉年華大酒樓提供的蝦餃、燒賣、叉燒,以及“望月”奶皇軟餐月餅用特別技術造成軟餐。軟餐點心復原了原有形態及味道,口感軟滑且營養豐富,讓長者能夠安全地享用。
對於平日只能進食糊狀餐點的長者,眼前精緻可愛點心令他們眼前一亮,胃口大開。更有原本需要護理員餵食的長者,因食物易於入口,主動拿起餐具自行進食,臉上洋溢著滿足與自信的笑容。這不僅是一餐飯,更是一場重拾飲食自主與生活尊嚴的體驗。
在香港經已有150多場經驗的“流動五感大茶樓”,不止於味覺的滿足,更在於營造一場全方位的“五感盛宴”。義工們換上酒樓制服,扮演伙記、部長、知客等,另外加入香氣與熱鬧的喧嘩,將長者帶回回憶中的美好時光。用膳環節後,進入歡樂的歌舞時段。義工們與長者親切互動,懷舊金曲喚起他們深藏的美好回憶。長者們在音樂、舞蹈、食物香氣以及義工們溫暖陪伴的多重感官刺激下,度過了充滿歡樂的下午。
活動結束後,來自商界、醫療界、及飲食界的義工們均表示深受觸動,感謝這次向The Project Futurus學習的經驗,受到啟發可以用創新的方式服務長者,及見證了軟餐技術如何明顯提升長者的生活質素,並希望澳門各界未來能舉辦更多類似活動,將軟餐文化在澳門進一步普及。
母親會下環長者綜合服務中心院長黃凱玲對活動成效表示肯定。她指出,此次活動不僅讓長者們再次品嘗到月餅的滋味,更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各界的溫暖與關懷,達到了預期的良好效果。
活動證明了透過社會創新與跨界協作,能夠為長者服務帶來嶄新的可能。它不僅回應了澳門特區政府“積極應對人口老化”及“構建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的政策方向,更展示了“軟餐文化”在提升長者生活品質方面的巨大潛力。主辦單位期望,此首次“流動五感大茶樓”能成為一個起點,啟發更多機構與社區力量,共同參與推動澳門更優質、更貼心、更具尊嚴的養老服務發展。
中華總商會婦女委員會今次以實際行動支持活動。 義工團包括:主任林燕妮,副主任劉泳思,常務委員李家賢、陳可嘉、潘惠芬、余燕萍、譚杏懿,委員林玥廷、蔡慧儀、梁綺雪、梁鳳開、馬媛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