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店經濟是指一個區域利用特有的資源優勢,吸引國內外品牌在區域內首次開設門店的經濟增長模式。在全球經濟格局不斷演變的當下,城市與城市之間的商業競爭日益激烈,“首店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的經濟增長模式,正逐漸成為很多城市吸引投資、促進消費、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
首店經濟的直接效益,被認為至少體現在這樣三個方面:一是對城市而言,能夠快速提升城市的商業地標吸引力,形成“打卡效應”帶動客流與消費增長,同時助力打造城市商業新名片,增強城市經濟競爭力;二是對商業市場而言,能夠打破傳統商業同質化僵局,倒逼現有品牌創新升級,推動業態組合多元化(如首店常伴隨體驗式、沉浸式消費場景),優化整體商業生態;三是對消費者而言,在家門口即可接觸全球前沿品牌、新品與服務,滿足個性化、高品質的消費需求,提升消費體驗與生活品質。
目前內地很多城市都高度重視發展首店經濟。例如北京市在2022年3月22日發佈並實施《促進首店首發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規定“對在京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2020年11月1日(含)以後在京新開設國內外品牌亞洲首店、中國(內地)首店、北京首店、旗艦店、創新概念店,店面裝修(含裝修設計費、設備購置及配套硬件設施建設)、已支出的房租(不超過12個月)之和超過50萬元,業績穩定且具有良好成長性,給予資金支持。其中零售企業按照項目核定實際投資總額的最高50%,亞洲首店最高給予500萬元支持,中國(內地)首店最高給予200萬元支持,北京首店、旗艦店、創新概念店最高給予100萬元支持;餐飲企業按照項目核定實際投資總額的最高20%,最高給予50萬元支持”,和“對2020年11月1日(含)以後引進在京納統零售企業設立的首店、旗艦店、創新概念店,簽訂2年及以上入駐協議,在京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引進方,按照每新增引進1個滿足以上條件的店鋪最高給予10萬元獎勵的標準,給予資金支持”。上海市從2024年5月17日開始實施《關於進一步促進上海市首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有“按照《上海市首發經濟評價通則》標準,支持具有引領性的國內外品牌在上海開設高能級首店,對亞洲及以上級別首店予以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在‘首發上海’活動期間開設的亞洲及以上級別首店,予以1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鼓勵有條件的區,對全國及以上級別首店,給予相應資金支持;對於全國及以上級別首店簽訂兩年及以上入駐協議的引進方,給予相應資金支持”。另外四川省成都市目前的熱門景點太古裡也被視為是“首店經濟”的一個成功案例,太古裡憑藉“開放式街區+歷史建築”的獨特定位,吸引了超200家首店入駐,形成了極具影響力的“首店集群”,不僅吸引了當地的消費者,還輻射到川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有力地促進了成都的經濟發展。
澳門特區政府也敏銳地捕捉到了這種趨勢,在日前制定並推出了《支持澳門首店經濟發展計劃》,向符合特定條件的國際、內地、香港特區、台灣地區品牌提供最高100萬澳門元的資助。第一期計劃將於今年11月1日至明年1月31日接受申請。在今年9月17日下午假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綜合體新聞中心舉行的《支持澳門首店經濟發展計劃》講解會上,招商投資促進局代主席李藻森等特區政府官員介紹了該計劃的內容。該計劃面向符合特定條件的國際、內地、香港特區、台灣地區品牌。國際品牌需曾入選全球百強、世界品牌500強等榜單;或經營10年或以上,上年度品牌價值在國際市場同類產品中排名前50名;或全球至少3個以上國家已設立至少10間門店;或由以葡萄牙語或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或歐洲地區當地商會推薦的特色品牌。內地、香港特區、台灣地區品牌需經營5年或以上,上年度品牌價值在國內市場同類產品中排名前10名;或內地品牌於內地超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或大灣區內地9個城市當中的5個城市設有至少5家門店;或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品牌於當地或內地設有至少5家門店。資助分為兩部份,一是基礎資助,上限為50萬澳門元;二是疊加資助,按首店選址在包括新口岸區等的特定區域,以及按經營面積、本地全職僱員人數擴增規模,階梯式設不同的資助金額。兩部份資助總上限為100萬澳門元。李藻森在講解會上致詞中表示:“首階段期望透過‘首店經濟計劃’引進逾20個海內外符合條件的品牌來澳門開設首店,進一步提升澳門的市場競爭力。藉著支持有關品牌在特定區域開店,帶動社區經濟發展,促進本地消費,助力周邊中小企發展以及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同時,以此引入更多新產品和新業態,為本地經濟注入新動能。未來將持續加強跨部門協作,推動招商引資,亦將積極鼓勵本地中小企把握‘首發經濟’機遇,引進更多優質產品、特色美食及專業服務,促進市場多元發展”。
估計特區政府推出《支持澳門首店經濟發展計劃》,對促進澳門經濟發展會產生多方面的積極影響。首先首店經濟能夠促進澳門商業的多元化發展,豐富市場供給,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品牌首店彙聚澳門,涵蓋了各種消費層次和消費需求,打破了以往商業業態相對單一的局面,為消費者,尤其旅客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元的購物和消費選擇,能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其次“首店”的入駐通常會帶來新的商業模式、經營理念和服務方式,這些創新元素能夠為澳門本地商業企業提供學習和借鑒的機會,推動本地商業企業不斷提升自身的經營水平和創新能力,從而促進整個商業行業的升級和發展。第三“首店”往往具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號召力,能夠吸引大量消費者前來體驗和消費,從而帶動周邊商業繁榮,促進社區經濟發展,形成良好商業生態循環。第四首店經濟能夠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從“首店”的籌備、開業到日常運營,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包括管理人員、銷售人員、服務人員等,這能為澳門本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有助於緩解澳門就業壓力,提高澳門居民收入水平。
當然即使有了特區政府的《支持澳門首店經濟發展計劃》,首店經濟在澳門的發展可能也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應該也會受到澳門的地域狹小、資源有限、人才匱乏等不利影響的制約。希望特區政府能夠因地制宜,結合澳門的實際情況再推出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務實推進澳門首店經濟發展,讓首店經濟能夠成為拉動澳門經濟的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