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25年10月3日由澳門科技大學創新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董雅紅副教授團隊負責的綠色建築認證工作順利結束,大學的R座綜合教學大樓在BEAM Plus既有建築全球版綠色建築評估中獲得了最高榮譽——“鉑金級”認證。這一成果彰顯出澳科大在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領先地位,並標誌著澳門綠色建築發展的重大里程碑。
R座綜合教學大樓
BEAM Plus綠建環評是全球知名的綠色建築評估體系,它對建築物的可持續管理、能源效益、用水、廢物處理、健康與舒適度等八個維度進行嚴格評估。R座大樓能夠獲得“鉑金級”認證,展現了澳門科技大學對可持續建築實踐的堅定承諾。
作為澳門首個獲得BEAM Plus既有建築全球版“鉑金級”認證的建築,R座外牆採用可回收利用的“穿孔”金屬鋁板材料,充分利用自然採光和通風;照明多以具有環保特性的LED燈為主;通過智能化設計,控制升降機的使用以及按日常時段需要控制燈光;根據實際空間使用需要的溫度、濕度、風力的情況,自動調節空調的開閉和空調量。以上措施極大降低了大樓的能耗。
研究團隊與總務處制定R座大樓全生命周期綠色規範體系,包括《綠色採購計劃》、《室内空氣質量管理計劃》、《能源管理計劃》、《外牆及玻璃幕牆維護計劃》、《R座節水計劃》等共計30餘份文件。以健康優先原則,打造高舒適度教學空間。嚴格遵循國際標準,確保足夠空氣通風量,空氣質量檢測顯示,各種污染物濃度均低於國際標準。增設無障礙通道、嬰兒護理室、免費飲用水設備等,並提供輪椅借用服務,覆蓋不同群體需求。實現廢物與用水高效管理。各樓層設置“廢紙”“塑膠”“舊電池”分類回收點,2024年累計回收物資近600公斤。洗手間水龍頭加裝起泡器,小便器採用感應式沖洗閥,目前較基準學年節水27%,兼顧環保與成本控制。此外,R座樓頂已安裝溫室氣體監測設備,實時監測CO2、CH4、N2O等溫室氣體濃度,並應用物聯網和數字孿生等技術,實現可視化管理。
R座綜合教學大樓數字孿生模型
此外,R座綠色建築認證的諮詢工作全程由澳科大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研究生團隊完成,探索將綠色建築實踐與大學課程相結合的教學新方法,為澳門儲備綠色建築專業人才。
本次成功取得“鉑金級”認證不僅是澳門科技大學的榮耀,更是對所有參與此項目人員的辛勤工作和創新精神的肯定。澳門科技大學校長李行偉講座教授表示:“R座大樓獲得BEAM Plus‘鉑金級’認證,是澳科大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校園建設與人才培養的典範成果。這不僅體現了大學對綠色建築的推動,更展現了我們在環境教育與科研創新方面的獨特優勢——由師生共同主導完成如此高標準的認證項目,真正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此項認證標誌著澳科大正以具體行動為澳門乃至大灣區的可持續發展作出實質性貢獻,我們將持續推動綠色技術創新,把可持續發展理念貫徹到教學、科研和校園管理的各個層面。”“
澳科大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和實踐,R座大樓的“鉑金級”認證是學校在此領域不斷努力的見證。大學將持續推動創新技術和綠色建築標準的應用,為澳門和大灣區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