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80後、90後為主體、00後為強援的參展商、觀眾群體,反映了展會受眾年輕化的趨勢。這一趨勢不僅僅是受眾年齡的變化,而是受眾喜好變化所帶來的參展、觀展需求的改變。
我將年輕化受眾的需求概括為“四好”——好看、好玩、好吃和好感。
在好看方面,青年觀眾除希望看到新的展示,包括產品新、技術新、材料新之外,還希望展場美觀、場景設計新穎和氛圍別致。
在好玩方面,展會現場互動性、體驗性、沉浸式的活動,廣為青年觀眾所歡迎。現場演示的人形機器人、具身機器人,往往被圍觀,便是例證。借參展之機,玩賞舉辦地美景美食,也是青年受眾的興趣所在。
在好吃方面,青年觀眾已不再滿足粗糙的盒飯,而希望吃上輕奢且有特色的午餐。咖啡、新式茶飲的歡迎程度明顯超過瓶裝水。
在好感方面,青年受眾對於參展與觀展便利性與舒適性的需求,不但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具體。如入場的等候時間、私家車的停放、館內餐飲區、休息區的佈設等等,逐漸成為體驗的內容構成。
青年受眾參展觀展的“四好”需求,反映了新一代在小康社會環境下,物質與精神生活價值追求的提檔升級。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也是會展業提升服務品質的新動能。
展會主辦方應敏銳識變,積極應變,為達成“四好”而創新服務。建議如下:
01提升展會顏值 ——創新展場設計
展覽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展會,都應做展場形象設計,設計要素包括主色調、公共搭建(主入口門樓、服務台、休息區、地毯等)、服務人員工裝、館內背景音樂等。這種設計要體現展會的整體性和藝術性,要符合青年受眾的審美觀。館內場景設計應多用綠植或美陳裝置。休息區的設計可以多點、多樣,如按咖啡廳設計。
在展館序廳,應設置觀眾打卡拍照的裝置。這種裝置的造型設計元素,可採用展會舉辦地的風景名勝,也可與展商的廣告宣傳相結合。
境外觀眾中伊斯蘭觀眾較多的展會,應在館內搭建祈禱室。
02加力向新向智 ——創新銷售服務要了解展會項目所服務領域或行業的技術進步狀況,以向新向智為方向,加大招攬新品類、新產品參展的銷售力度。
要動員參展商在現場舉辦演示活動。
03重構現場供餐 ——創新現場服務
以健康衛生、特色風味、輕奢為標準,升級盒飯品質。做到分量適中、配置精緻和包裝時新。雞腿+煮蛋的主菜模式應該退場了。在武漢辦展,如將熱乾麵、豆皮、藕夾+蛋花米酒做出盒飯,定會受到外地觀眾的歡迎。
在現場設置商務簡餐的供餐區,以利參展商與買家餐敘。此舉旨在減少買家離館就餐而不再回來的問題。
為適應青年受眾需要,應在現場設置咖啡、新茶飲的供應點。
04豐富互動場景 ——創新內容傳播
攜手參展商在現場組織會議、走秀、培訓、試用、評鑒(食品類展會)等活動,以增強業界專家與展會受眾、參展商與觀眾、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互動。要多搞小型活動,少搞大中型論壇。
農業展、科技展、旅遊展、文創展、食品展、玩具展甚至某些工業展,可以組織親子參觀活動。此舉符合國際慣例,有利於滿足觀眾中家長帶娃(陪伴未成年子女)的需求。同時發揮經貿展知識傳播平台的作用。
05針對短板難點 ——創新體驗感受
觀眾人數超過萬人的展會,要破解停車難的問題。在展館周邊尋求社會停車場、動員觀眾搭乘地鐵、大巴定點接駁等措施,要早做應對。
大型展會的展品物流應提前對接,避免入口擁塞和布展不便。
觀眾登記、通過門禁,應採用數字化方式,減少等候時長。
06搞活“票根經濟” ——創新展旅融合
展會售賣門票,憑藉門票享受住宿、餐飲、購物(主要是“伴手禮”)、遊覽景區優惠,優先預約參觀舉辦地的網紅博物館,此乃“票根經濟”。以展旅連動方式搞活展會“票根經濟””,非常值得展會主辦方投入精力,拓展資源,積極嘗試。
展會受眾的年輕化,對於主辦方而言,是新需求帶來的新商機,也是存量會展時代拓展增量的新課題。
(來源:張凡的會展洞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