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9月27日至28日,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與規劃高端論壇在澳門和珠海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以“產業協同與城市共融發展”為主題,由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聯合體主辦,澳門城市規劃學會、珠海市規劃勘察設計行業協會聯合承辦。
本屆論壇通過主旨論壇、青年論壇、圓桌對話、技術調研等多種形式,彙聚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行業專家、學者和政府代表,共同探討大灣區在新發展格局下的創新思路與協同路徑。澳門中聯辦經濟部副處長張冠宇、澳門房屋局局長任利淩、澳門土地工務局副局長麥達堯、澳門城市規劃學會會長崔世平等出席開幕式。
澳門運輸工務司司長代表、土地工務局局長黎永亮表示,以新質生產力為驅動,有助於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競爭力,破解區域內制度差異與發展不平衡等問題,推動區域資源優化配置,實現從“地理疊加”到“化學融合”的質變。澳門作為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正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依據《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澳門推進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融合,尤其是與珠海對接,強化區域聯動、整合與發展。通過基建互聯互通、科技創新合作、現代服務業發展等多方面舉措,共建具備便利交通、景觀特色及經濟集聚的“一河兩岸”合作軸帶。
論壇期間澳門科技大學校長李行偉,珠海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陳德績,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創新總監都永海,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規劃師司馬曉,華南理工大學城市規劃系主任趙渺希,以及來自香港、澳門、廣州、深圳、佛山、江門等地的多位專家學者,圍繞國家戰略導向與灣區實踐需求,就新質生產力在大灣區的實踐路徑、產業協同與城市功能重構、區域共融發展的規劃應對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