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8月29日,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CAM) ——舉辦澳門與中國全民族抗戰 不中立,不缺位專題研討會,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研討會由CAM董事會主席馬有恆先生致開幕辭,執行委員會主席陳穎雄先生、執行董事朱丹寧先生及李時泰先生出席,並特邀澳門理工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林發欽教授擔任主講嘉賓,吸引近80名員工參與。
馬主席於致辭中表示,今年適逢抗日戰爭偉大勝利80周年,誠邀林發欽院長出席分享澳門於抗戰歷程中的獨特角色。在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裡,澳門同胞秉持“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組織醫療支援、捐款支援前線、構建物資通道和庇護流徙民眾等實際行動,在殖民管治的特殊政治環境下形成獨特的非武力抗戰模式。這種“濠江式抵抗”與祖國形成“海峽屏障外的無形戰線”,不僅是愛國情懷的體現,更為中華民族精神留下深刻註腳。研討會上,林發欽院長系統性地闡述了1931至1945年間澳門在烽火歲月中的歷史角色,從戰時物資碼頭到當代國際空港,澳門始終承擔着守護國家利益與民生安全的戰略使命,這一精神血脈值得永續傳承。
歷史鏡鑒昭示未來。研討會凝聚共識:紀念抗戰勝利不僅是對先烈的緬懷,更需將“風雨同舟”的團結——基因注入新時代發展。澳門作為“一帶一路”重要支點,澳門國際機場正將歷史啟示轉化為實踐透過智慧安檢系統強化航空安全,憑藉粵港澳大灣區區位優勢完善國際交通樞紐功能。當銀翼劃過凌晨的跑道,這座24小時運轉的航空港以鋼筋混凝土築牢國安防線,更以每架航班的起降軌跡,在雲端續寫民族復興的戰略航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