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澳門旅遊局與澳門歸僑總會合辦的“尋味新口岸市集”於15日起一連十天在新口岸廣州街及上海街步行區舉行,開幕至19日除去因颱風停辦一天,共運營四天內吸引了約3萬6千人次參與,高於預估的日均4千人次。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表示,日均約9千1百人次遠超預期,反映出大家都非常支持這個活動,她還表示,活動結束後會總結是次經驗,優化未來活動規劃。
文綺華在21日上午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市集首四天營業總額達到20萬澳門元,其中兩間來自新口岸當區的商戶表現突出,部分生意較好的攤位每日營業額超過1萬元。她指出市集產生的效益並不局限於有參與的攤位,旅遊局派人與周邊商戶溝通時,不少反饋隨著人流增加,生意有明顯提升。歸僑總會亦反映周邊商戶藉著市集人氣主動開展宣傳,成功吸引了居民及遊客光顧。
文綺華相信,是次活動的不僅可以為市集內36家攤位在期間帶來效益,更希望透過活動製造人流讓更多人認識新口岸的商戶,“打響名聲”,在活動結束後,仍會繼續惠顧新口岸的商戶,帶動之後的生意機會。
關於參與市集商戶的選擇,文綺華表示,僅是區內的商戶難以全面,因此適當引入了區外商戶的其它產品增添“新意”,不僅能豐富消費選擇,更有助吸引他區商戶落戶。
在政府計劃措施方面,會有多重的方法,是次市集僅為試點項目,後續將推出IP裝置、消費優惠活動,以及剛剛推出的票根經濟活動等復合手段。她指出,不僅是旅遊局、其他政府部門亦在依據各局的資源優勢,為各類商戶、各區引入相應的提振社區經濟項目和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