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發佈會
【本報訊】榮獲中國舞蹈界重要獎項——第十三屆“荷花獎”舞劇獎的殿堂級作品江蘇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在巡演全球40座城市、創下362場場場爆滿的傳奇紀錄後,將於8月15日至17日首度亮相澳門,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連演三日四場。此次澳門首演,不僅是該劇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落點,亦是本地觀眾親歷這部“此生必看”舞劇的珍貴契機。
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劇團今(11)日下午4時在澳門漁人碼頭宴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廣州炬盛國際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馬修,亞太現場演出行業協會副主席、澳門寶輝娛樂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嘉豪,江蘇大劇院副總經理、民族舞劇《紅樓夢》監制李斯思以及劇團一眾主演出席並介紹舞劇內容,全國人大代表何敬麟、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理事長李自松、立法議員顏奕恒、燚光年娛樂CEO郭婧、棋人娛樂製作有限公司行政總裁謝復生等嘉賓出席。
馬修致辭時介紹江蘇大劇院原創舞劇《紅樓夢》在2019年首演,獲中國舞蹈重要獎項荷花獎,匯聚優秀創作團隊,以舞蹈語言展現百年望族興衰及大觀園的詩意與悲愴,過去一年多多次觀看,對藝術家的肢體表現、服裝刺繡及中西結合的創新表達印象深刻。他又指,澳門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世界文化遺產城市,有嶺南文化底蘊,與《紅樓夢》相容並蓄的文化氣度契合,相信澳門首演能引發當地觀眾共鳴,誠邀大家走進澳門文化中心觀看,希望其成為連接蘇澳兩地的精神紐帶。
李斯思表示民族舞劇《紅樓夢》從南京出發,來到澳門這座東西交融、古今碰撞的海濱城市,即將在澳門文化中心獻演4場,兩座城市因文藝“牽手”。數百年來,從文學研究到大眾閱讀,再到各類型舞台呈現,《紅樓夢》內核不斷被世人重新詮釋,作品的影響力跨越時空至今仍在持續發酵。2021年,江蘇大劇院將這部文學經典以舞蹈之形帶上舞台,既是對文學經典、傳統文化的致敬,更希望以當代視角看見其旺盛的生命力。這部舞劇剛圓滿完成了在香港的精彩演出,巡演已達40城、超360場,一路“造夢”收穫各地市民觀眾的掌聲和贊譽。相信這部根植於中華文化沃土的舞劇,其獨特的審美追求、深邃的精神內涵和極具震撼力的舞台表現,也將會為澳門觀眾帶來情感共鳴,共用這份屬於民族文化的藝術之光。
謝嘉豪評價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是凝聚東方美學精華的匠心之作,是中國民族瑰寶和藝術當代創新的典範,亞太現場演出業協會以推動區域文化為使命,會員來自世界各地,將全力支持此次澳門演出,希望把“十二金釵”的精彩舞姿帶到更多國際舞台,預祝演出成功。
十二幕章回體展名著
據介紹,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以青春視角重構經典,以聚焦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情感為主線,十二幕章回體結構:從“入府”初見的驚鴻一瞥,到“幻境”太虛的宿命讖語;從“含酸”眉尖微蹙藏醋意,衣袂輕揚訴心緒,到“省親”宮門肅穆掩溫情,繁華背後是疏離,再到“遊園”花飛蝶舞映歡顏,青春定格美景間;從“葬花”泣紅的唯美絕唱,到“元宵”燈火闌珊藏憂影,盛極之景預衰音;從“丟玉”靈玉失蹤引癡迷,安寧破碎裂縫生,到“沖喜”紅白交織的戲劇張力;從“團圓”紅燭映空歡,虛幻一場夢,到終章“花葬”與“歸彼大荒”以現代舞的爆發式肢體,解構浮華散盡的東方哲思。即使未讀過原著的觀眾,亦能在“省親”的森冷宮門、“元宵”的火樹銀花中,沈浸感受大觀園盛衰的史詩震顫。
主創演員分享體會
三日四場開啟限時入夢通道
據澳門文化中心公佈,本次演出設四場次:8月15日20:00開幕盛典、16日15:00與20:00雙場、17日15:00收官場。這座用362場演出淬煉出的藝術豐碑,正靜待澳門觀眾在垂幕開合間,共赴這場跨越三個世紀的紅樓綺夢。當最後一縷燈光熄滅於“歸彼大荒”的蒼茫,所有人終將懂得——經典從未老去,它只是在等待被重新喚醒。
《紅樓夢》由炬盛國際、澳門寶輝、棋人娛樂、超聲集團、燚光年主辦,得到亞太現場演出行業協會、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英倫遊艇會酒店、貝莉亞美容全力支持。

新聞發佈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