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昨天上午列席立法會,引介《2025年財政年度經濟財政範疇施政方針》,他指出,2025年經濟財政範疇的施政工作主軸是“拼經濟、促多元、惠民生、謀發展”,施政重點包括“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支持企業及居民提質發展”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三大部分。他在第一部分“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中指出,將招攬和競投更多優質會展項目在澳琴舉辦,鞏固提升澳門會展業在國際的認受性及影響力。進一步發揮好會展活動“以展招商”的作用,在品牌展會中加入新品首發元素,助力澳門“引進來”不同地區的新業態、新服務,以及推動在澳開設首店。
戴建業指出:“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劇,衝擊全球經濟發展及供應鏈穩定,並對經濟活動、通脹走勢及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路徑造成影響,全球經濟前景面臨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澳門作為高度開放的外向型微型經濟體,難以獨善其身。
受到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的影響,加上旅客和居民的消費模式和觀念發生了較大轉變,澳門綜合旅遊業的疫後復甦勢頭漸見放慢。今年首季的幸運博彩毛收入按年基本持平,財政收入或未如預期樂觀。同時,國際上與澳門主要行業的競爭正在加劇,產業多元發展的成效未達社會的預期,風險挑戰不容忽視,我們必須認真研判經濟形勢,審慎應對。
在前進的道路上,縱使我們面對一些風險挑戰,但也迎來不少嶄新機遇,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底氣。祖國始終是我們的堅強後盾,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改變,“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始終是澳門經濟發展的最大優勢。”他強調,在行政長官的領導下,堅持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並重,力求做到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以更開放的思維、更強的擔當作為意識,全面貫徹落實特區政府提出的施政理念和各項工作部署。
招攬和競投更多優質會展項目在澳琴舉辦
戴建業在闡釋第一部分“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中指出,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經濟財政範疇工作的重中之重。為增強澳門經濟的穩定性和風險抵禦能力,實現長期繁榮穩定,特區政府將加大資源投放,大力優化產業結構,按照“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積極推出政策措施,在促進綜合旅遊休閒業發展的同時,着力推動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等重點產業發展。
他指出,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必要條件。經濟財政範疇將加強跨部門協作,聯動業界力量,聚焦重點產業、面向多地市場進行招商引資,優化投資者“一站式”服務,提升公共服務的電子化水平,不斷優化澳門的營商環境。此外,將加大財政投入,加快進行政府產業基金和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的研究,撬動社會資本,共同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持,吸引項目及企業落戶。
在綜合旅遊休閒業方面,將深化“旅遊+”跨界融合發展,通過與鄰近地區合作推出便捷轉乘措施、提供交通優惠、加強海外推廣、豐富“一程多站”旅遊產品等舉措,結合新設澳門特區駐外經濟貿易旅遊文化辦事機構,積極拓展東北亞、東南亞、南亞及南美等國際客源市場。此外,將因應遊澳客群年輕化趨勢,針對Z世代進行重點推廣。收集旅客出行模式、行為及偏好等數據,助力業界了解旅客特性,推出針對性的旅遊產品和服務,並將聯同業界共同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優化旅遊環境管理,鞏固提升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優勢。
在中醫藥大健康產業方面,將用好用足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台的力量,結合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資源,推動更多中醫藥的應用研究及成果轉化。支持藥企取得《藥物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認證,推動中醫藥大健康產業與“澳門製造”品牌深度結合,推動更多中醫藥產品開拓海外市場,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現代金融業方面,將推進債券市場、跨境金融、財富管理等業態發展,加快推進《投資基金法》及《證券法》的立法工作,透過健全和完善金融法制和基建,吸引不同類型金融機構和基金等集聚,為實體經濟發展創設更好的金融環境,服務澳門產業發展所需。持續推進“數字澳門元”研發工作,爭取於本年完成核心系統的構建工作。
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將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集中推動集成電路設計、數字科技、航天科技和生物醫藥發展。有計劃地分階段增加政府對科技創新的投入,規劃建設澳門科技研發產業園,爭取吸引更多科技企業、高端人才、技術和資本集聚於澳琴。強化企業的科創主體地位,優化推行“科技企業認證計劃”,跨部門協作從研發資金、市場開拓、人力資源等多方面為科技企業提供配套措施,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產學研融合發展。
在會展商貿產業方面,將招攬和競投更多優質會展項目在澳琴舉辦,鞏固提升澳門會展業在國際的認受性及影響力。進一步發揮好會展活動“以展招商”的作用,在品牌展會中加入新品首發元素,助力澳門“引進來”不同地區的新業態、新服務,以及推動在澳開設首店。透過專題商業配對、專業交流會等,推動澳門及內地的企業“走出去”,推動相關產品進入國際市場。
增進民生福祉是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
在第二部分“支持企業及居民提質發展”戴建業強調,增進民生福祉是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中小企是澳門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從財務支援、拓客引流、促進消費、能力建設等多個方面,支持中小企業持續經營、創新發展和提升經營能力,着力優化社區營商環境。今年將推出“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為每一合資格的商業企業主提供上限貸款額500萬澳門元、為期3年、補貼息率上限為4厘的利息補貼,支持銀行業界續推“還息但暫停還本”措施,減輕中小企業的利息負擔,支持企業增強資金流動性及發展業務。
此外,將加大力度支持企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轉型,推出“2025中小企業數字化支援服務”,並將計劃名額由去年的900個大幅增加至今年的1,500個,希望能協助企業優化經營和創新發展,更好迎合消費者的需求。
充分用好橫琴作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平台
在第三部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戴建業指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確保澳門特區“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實現長期繁榮穩定的關鍵。
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方面,將全力配合“促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領導小組”,主動對接合作區第二階段目標,合力做好合作區建設的各項工作。將充分用好橫琴作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台,緊扣“澳門+橫琴”的定位,結合各自的資源稟賦,推動澳琴產業實現更深層次的融合發展,促進兩地規則銜接,加強聯合對外招商和宣傳推廣,推動澳琴在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產業的協同發展。
將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化與其他內地省市的交流合作,透過政策協調,提升大灣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流動便利化水平,深化旅遊、經貿、金融、科技、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等領域合作,促進規則銜接,支持符合資格的澳門專業人才在大灣區展業。
為進一步助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平台,將致力深化國際交往,“引進來、走出去”並行,引進國際優質資源,攜手內地企業抱團出海,進一步擴大國際聯繫。
戴建業指出,將著力做好中國與葡語國家合作的“精準聯繫人”角色,發揮中葡平台的作用,推動中葡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各項成果落地,促進貿易、文化、金融、科技、人才和稅務等方面合作,豐富和提升中葡平台的內涵,進一步發掘與葡語、西語國家的合作空間。同時,積極加強與國際組織的聯繫,深化多個領域的交流合作,致力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澳門的獨特作用,以實際行動和發展成果,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的“澳門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