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屆情感人工智能澳門論壇於澳大舉行
【本報訊】澳門大學協同創新研究院舉辦首屆情感人工智能澳門論壇,多名來自計算機科學、機器人技術、認知神經科學、語言學、傳播學、心理學等領域的知名學者進行報告,展示了情感計算和人工智能驅動的情感意識的最新發展,探討了創新技術如何通過語言、非語言線索甚至腦信號來檢測人類情感,吸引約200人參與。
澳大校長宋永華致辭時表示,是次論壇是情感人工智能跨學科合作與創新的重要平台,通過共享見解來增強人類與人工智能的互動。他又指,隨著技術的發展,情感人工智能在促進心理健康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為人們提供情感支持。這一領域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視,未來有望在社會生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論壇討論了開發具情感意識的人工智能系統所面臨的實際計算、哲學和倫理挑戰,以增強人類與人工智能之間的互動。在主題演講中,南洋理工大學教授Erik Cambria討論了受情感分析和情感計算啟發的各種學術和產業研究;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呂寶糧闡述了多模態情緒偵測與情緒腦機介面;北京理工大學醫學技術學院執行院長胡斌介紹了利用情感人工智能去檢測和治療精神疾病;香港理工大學電子計算學系教授Johan F. Hoorn探討了情感人工智能的模型,以打造新型態、具有社會敏感性的機器人技術;清華大學基礎模型研究中心副主任黃民烈介紹了大型語言模型如何為未來的人工智能提供社交和情感智能。澳大科技學院院長兼協同創新研究院代院長須成忠、協同創新研究院副院長Christian Montag、認知與腦科學研究中心副教授Michiel Spapé、認知與腦科學研究中心助理教授伍海燕、科技學院助理教授Steven Morad和鍾俊文也分享了研究成果。
澳大協同創新研究院致力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及其他地區高校之間的跨學科研究,培養創新型人才,並營造有利於“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創新產業”的環境,推動產學研合作。是次論壇正是協同創新研究院實現其宗旨的努力之一,通過聚集專家討論情感人工智能的最新趨勢和挑戰,促進學者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