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招商投資促進局今(10)日假永利皇宮會議廳舉辦“競投ICCA會議策略工作坊”,邀請ICCA亞太區區域高級總監黃慧絹為逾50位澳門會展業界代表深入解析競投核心策略。今年首4月,招商局已舉辦7項覆蓋會展各環節工作的培訓課程,共有超過330人次修讀,其中超過80人次取得國際認證專業課程證書。
聯動會議大使引高規格會展落戶 跨界推進“質變”部署
工作坊後組織“Meet@Macao交流活動”,十多位擔任“澳門會議大使”的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科技等領域的學術領袖與行業專家蒞臨現場,與會展業界交流專業會議落地澳門的計劃,攜手推進澳門會展業從“量變”邁向“質變”的部署。
招商局代主席黃伊琳在活動中發言表示,澳門有優良的會展業軟硬件配套,如何讓國際業界知道?希望透過競投更多國際性會議在這舉辦,建立澳門會展的口碑。
她還提到,由各領域領軍人士擔任的“會議大使”從去年六月起,已經為澳門引薦了23項活動,當中有16項已成功引進在澳門舉辦,另外有7項正在競投中,其中包括2027年的活動。期待在國際業界的傳授培訓,本澳的專業團隊讓“會議大使”更加有信心,將業界的重要活動交給澳門辦。
工作坊集思廣益 為“質變”出謀獻策
工作坊講師黃慧絹擁有近20年國際會議經驗,在活動中以目的地優勢剖析、提案書撰寫技巧及評審標準解讀等,深入解析競投核心策略,並透過真實案例引導分組討論。
黃慧絹在現場接受採訪表示,在競投國際會議上,澳門的獨特競爭力在具備很多會展設施和人才,不僅有便捷、安全的優勢,工作人員亦都很專業。更重要的是,政府亦大力支持,各部門攜手業界組織各種培訓,使得從業者繼續“更上一層樓”。
她強調,政企合作是競投ICCA會議的關鍵,當大家一齊做這件事的時候,就會發現其中的優勢。
工作坊學員,澳門博覽集團合夥人江世波受訪表示,引入國際會議不應只為經濟考慮,其還會帶來可持續發展和非經濟方面的很多社會價值,政府應該要將其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他還以泰國舉例,指出泰國會展局是直屬總理辦公室,可以容易地協同更多部門、不同業界以及科研機構、大學等社會資源一起競投國際會議。
他同時還指出,澳門會展業的市場化程度正逐步提升,政府資助佔其收入的比例已經有十年前的三、四成,降到現在的5%,甚至更少。
目前任職於休企會議服務及宴會部門的徐幸怡亦是工作坊學員,同時還參加了國際認證專業課程ICCASKILLS(CICS),她受訪時表示,是次培訓讓自己了解澳門在競投國際會議過程中需達到的專業化和國際化的指標,知悉六家休閒企業應該聯手起來將澳門打造成一個國際標準的會議展覽地,並透過競投進一步提升澳門的國際知名度。建議可以配合政府“1+4”,從“會展+金融”“會展+醫療”等領域著手,提升本澳會展業的國際性標準。
她還指出,“一會展兩地”可以讓澳琴優勢互補,當遇到本澳未必能容納下的超大型會議,可採取兩地分會場跨境舉行,同時有助大灣區的建設。
首4月7項會展培訓課程 多措提升澳門會展競爭力
配合特區政府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招商局持續聯同業界、高校做好會展專業人才培育工作。截至4月10日已舉辦7項會展培訓,從策劃、競投、到搭建安全、市場行銷及危機處理,覆蓋會展各環節工作,共有超過330人次修讀,其中超過80人次取得國際認證專業課程證書,為深化澳門會展業與國際交往合作奠下基礎。
7項課程分別為 “UFI專業人員認證(UCP)”、“會展線上培訓– 掌握國際會展趨勢”、“MORS會展專員(中級課程)”、“會展搭建人員職安健講座”、“CEM CHINA註冊會展經理課程”、“ICCASkills(CICS課程)”及“競投ICCA會議策略工作坊”,吸引有意投身會展業的人士、綜合旅遊休閑企業、展覽及會議中心、專業組展單位、目的地管理公司及行業協會代表,以及內地會展從業員的廣泛參與。
招商局未來將持續透過引入國際認證課程、系統化培育會展人才、會議大使全球網絡,以及會展競投支援工作組的資源整合,強化澳門會展團隊的專業底蘊和競爭力,推動更多高規格國際會議落戶澳門,助力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