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美國對外宣佈實施所謂“對等關稅”計劃,挑起全球範圍貿易戰,引發國際社會強烈反應,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金融市場大幅震盪。中國在第一時間堅決實施必要的反制措施,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反對美國關稅霸淩霸道行為,堅決捍衛多邊主義和經濟全球化。
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政策邏輯混亂,違背基本經濟規律。美方稅率計算簡單粗暴,對各國(地區)確定的所謂“對等關稅”稅率,並非如美方聲稱的以“該國(地區)對美關稅稅率+非關稅壁壘”計算得出,而是簡單地將美對該國(地區)的逆差占該國(地區)對美出口額的比率,作為確定所謂“對等關稅”稅率的重要依據,將該比率打對折後作為加征關稅稅率,測算方式過於隨意、缺乏合理正當依據。美方意圖實現“逆差歸零”不具有可行性,美國巨額貿易逆差的背後本質是美國國內經濟的失衡。從國民經濟核算角度看,一國經常項目是盈餘還是赤字,取決於該國儲蓄和投資的關係。美國經濟的典型特徵是低儲蓄、高消費,儲蓄長期低於投資,因此不得不通過貿易赤字形式大量利用外國儲蓄,這是美國貿易逆差形成並長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美國經濟內生性、結構性、持續性現象。保護主義難以讓美國製造業“起死回生”,加征關稅更無法實現貿易“逆差清零”。
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是典型的關稅霸淩行為,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美方所謂“對等關稅”顛覆現有國際經貿秩序,以美國利益淩駕於國際社會公利。其所謂“對等”主張具有欺騙性和迷惑性,實質上有違世貿組織最惠國待遇原則,其差別化稅率違反世貿組織成員之間互不歧視的承諾,不僅無益於解決美貿易逆差和提升產業競爭力等自身問題,還將嚴重破壞正常的國際經貿秩序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美方政策一經出台,就立即招致國際社會的普遍批評和反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與其想要達到的目標背道而馳,歐盟方面將採取反制措施。巴西國會通過經濟對等法案,授權政府採取措施應對美方貿易壁壘。智利總統博裡奇表示,美國政府這一單邊主義行為將包括世貿組織框架內的所有原則都拋在一邊,是在擁抱“強權即公理”的理念。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批評美國關稅政策沒有邏輯依據,違背兩國夥伴關係基礎。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在其國內也不得人心,美國內資本市場連日暴跌,4月4日紐約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5%,華爾街恐慌指數單日暴漲46%,市場正在用腳投票,對所謂“對等關稅”可能造成的反噬效應表現出強烈擔憂。
中方反制行為合情合理合法,希望美國回到解決問題的正確軌道。針對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政策,中國第一時間採取必要反制措施,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和發展利益。中方對貿易戰的立場是一貫且明確的,中方不願意打貿易戰,因為貿易戰沒有贏家,但中方也不怕打貿易戰,美方出台所謂“對等關稅”措施,中方必然對其實施對等反制。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應是互利共贏。中美作為兩個大國,存在一些經貿分歧是正常的,雙方應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礎上,通過磋商找到解決各自關切的辦法,而不是單方面採取遏制打壓甚至極限施壓的做法。我們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與中國和有關各方加強溝通交流,妥善解決經貿分歧。
中國堅定不移維護多邊主義,願同各國共同促進自由貿易,實現互利共贏。我們願同全球主要經濟體和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改革完善多邊貿易體制規則,推動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積極塑造友好型國際經貿生態。我們將以更大力度推進自主開放,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各類經營主體,改革完善外商投資促進體制機制,保障外資企業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標準制定、政府採購等方面的國民待遇,積極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我們將加快拓展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推動商簽形式多樣的多雙邊經貿協定,與各國建立更加緊密、互惠的經貿關係,讓貿易夥伴更好分享中國發展紅利。我們將以更大力度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引導企業有序“出海”,為當地創造更多投資、就業和產業發展機遇,促進世界經濟繁榮穩定。
中國始終是全球經濟的穩定錨和避風港,歡迎外資企業來華投資興業。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長期保持在30%左右,在過去一個時期,無論是應對上世紀末的亞洲金融危機還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都為全球經濟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中國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和完備產業體系,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擁有全球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具備應對外部風險挑戰的堅實基礎和強大韌性。同時,中國經濟向“新”而行,正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製造業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態勢明顯,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加速湧現,將繼續成為吸引外資的沃土。更為重要的是,中國長期保持政局穩定、社會安定,政策環境的確定性與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形成鮮明對比。党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未來一個時期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明確制度框架。中方持續加強對外開放法律法規體系建設,有效實施外商投資法,為外國投資者打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政策環境。正是因為這種難能可貴的確定性,越來越多的國際投資者看多看好中國市場和發展前景。中方歡迎全球各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共同分享中國市場發展的巨大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