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會展旅遊業協會會長何海明
過去一年,澳門會展業復甦勢頭強勁,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24年全年的會展活動數目按年增加31.4%(+364項)至1,524項,2024年全年會議共1,423項,按年增加32.2%(+347項),其中大型會議上升61.1%(+11項);與會者增加8.2%至18.5萬人次,會展活動帶動本澳非博彩行業的收入約54.8億元,充分發揮了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然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們仍需不斷探索創新,以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一、2024年經營狀況與成果
2024年,澳門會展業朝著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數字化和綠色化穩步邁進。會展活動主題多元,“商貿及管理”類占比最大,“會展+產業”模式成效顯著,推動了經濟多元化發展。澳琴“一會展兩地”合作模式持續深化,並共同赴海內外推介,促進了兩地資源共用與優勢互補,推動了澳琴一體化進程。
二、當前面臨的經營困境
然而,澳門會展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運營成本不斷上升,酒店場地、人工、物流等費用持續走高,極大壓縮了企業利潤空間。人力資源短缺問題依舊突出,中高端專業人才匱乏,嚴重制約了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周邊城市會展業蓬勃發展,競爭日益激烈,澳門急需探索出差異化的發展路徑,提升自身競爭力。
三、創新發展策略及建議
為突破困境,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我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力:
1)實施差異化策略,拓展首發經濟
澳門應借鑒內地城市經驗,結合自身優勢,探索獨特的首發經濟發展路徑。憑借成熟的會展設施與豐富經驗,針對時尚、科技等行業舉辦專業首發展會活動。就像即將舉行的環保展,融入首發元素,為綠色創新項目搭建展示與對接平台。同時,加強與內地城市,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聯動,共同舉辦跨城市首發展活動,實現互利共贏。此外,利用中葡平台優勢,深化國際合作,吸引國際知名品牌在澳門首發,提升澳門在全球首發經濟領域的影響力。
2)深化澳琴“一會展兩地”聯動發展
“一會展兩地”模式是澳琴會展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央政府已出台諸多便利政策,如“團進團出”、“合作區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等。澳鬥應充分利用這些政策,推進“澳門平台+國際資源+橫琴空間+成果共用”的合作模式。當前,要繼續打破澳琴兩地間的障礙,促進更緊密的合作。尤其希望特區政府能加快推動橫琴的國際互聯網開放,營造與澳門相似的開放環境,讓澳門的國際資源得以在更大舞台發揮潛力。通過整合兩地優勢資源,實現資訊、技術、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動,用好橫琴產業優勢,例如中醫藥、跨境電商等,共同打造澳琴首發經濟高地。
3)優化特區政府會展政策
1.提升會議及展覽激勵計劃:目前,澳門國際會議激勵政策的資助金額大幅縮減40%-50%,加上本地會議成本較高,導致澳門對會議主辦方的吸引力下降,影響會議競投成功率和高端客源引入。因此,建議提升招商投資促進局的會議及展覽激勵計劃,對澳門專業會展組織者(PCO)的策劃及管理費用提供定額資助,並根據會議展覽規模分級設定資助額度,以此增強企業在競投時的競爭力,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2.完善會展設施建設:展覽方面,本地會議展覽設施供應能力有限,旺季時供不應求,企業面臨租場困難和場地供應商加價壓力。興建政府所有的會展中心,有助於緩解業界困境,提升會展設施的供應質量,拉動市場需求,增強澳門會展業的市場競爭力。
加強人力資源建設:人力資源缺口一直制約著澳門會展業發展。
應採取引進與培育“雙軌並行”策略,一方面積極引進國內外優秀會展專才,為行業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注重本土人才培養,設計針對澳門在校大學生的實習課程,提供實踐機會,為行業儲備人才。
4.設立會展發展基金:澳門會展業作為重要產業,目前缺乏專門的發展基金扶持。對此體育局、旅遊局等部門通過專項基金推動相關領域發展的成功經驗,會展業也亟需專屬規劃和資金支持,以解決階段性問題,推動長期發展。
四、未來發展期望
展望未來,我們對澳門會展業有著明確的發展期望:
1)提升國際化程度:加強與國際權威會展組織合作,支持澳門院校參與相關培訓活動,吸引更多國際專業性會議。力爭訪澳國際會展客商數量按年增長15%,進一步提升澳門會展業的國際影響力。
2)加強產業融合:持續深化“會展+旅遊”“會展+體育”“會展+文化”等融合模式,全方位發揮會展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助力澳門經濟多元化發展。
3)完善基礎設施:適時興建政府擁有的會展場地,滿足會展活動數量和規模增長的需求,緩解場地緊張局面,為會展業發展築牢基礎。
4)強化環保意識:在會展活動策劃和組織過程中,始終貫徹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理念,推動會展業綠色發展,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調共進。
澳門會展業作為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力量,未來將在各方支持下不斷創新。我們將積極引進優質會展項目,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深化區域合作,為澳門經濟持續繁榮注入新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