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合區城規建局副局長汪雲及澳門科學館董事兼執行委員會委員余漢生主持“橫琴奇遇:自然與未來的交響展覽 生命與碳的神奇世─ ─界”展覽開幕儀式
【本報訊】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城市規劃和建設局主辦的第三屆橫琴自然周活動,已於3月12日正式啟動。作為活動的重要延伸,3月18日在澳門科學館中庭舉行了“橫琴奇遇:自然與未來的交響展覽──生命與碳的神奇世界”展覽開幕儀式。深合區城規建局副局長汪雲及澳門科學館董事兼執行委員會委員余漢生出席了開幕禮,共同見證這一推動生態保育與低碳生活的重要時刻。
本次展覽是第三屆橫琴自然周在澳門的重要活動之一,自3月18日起在澳門科學館隆重展出,展期將持續至5月7日。展覽圍繞“樹”這一核心元素,分為四大展區:“橫琴萬樹計劃”、“橫琴生物多樣性”、“橫琴古樹保育”及“低碳行動”。透過互動遊戲與精心設計的展品,市民和遊客不僅能深入了解橫琴的珍稀動植物,還能進一步認識橫琴的古樹保育工作及“萬樹計劃”的具體內容。展覽的另一大亮點是深合區城規建局推出的“琴碳星人”碳普惠小程式。市民可在展覽現場便捷註冊,體驗“琴碳星人”的鼓勵機制,將線下的減碳行動與線上的碳普惠系統有機結合,開啟個人的“減碳生活”。這一創新舉措旨在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環保行動,推動綠色生活方式的普及。
深合區城規建局副局長汪雲表示,橫琴自然周致力於為市民提供參與自然生活的渠道,並通過一系列活動推動生態保育工作。他指出,過往活動得到了澳門市民的廣泛支援,今年亦較去年延長了展覽時間,以滿足市民的熱烈反響,同時加強澳琴兩地科普教育合作,為青少年及廣大市民提供更多元化、更豐富的學習機會和生活體驗。
澳門科學館董事兼執行委員會委員余漢生亦表示,澳門科學館樂見近年能與深合區城規建局“深度攜手”,除本次展覽外,更合作開展了澳門學生科技教育普及計劃,也組織學生參與橫琴的攝影、觀鳥、生態導賞等活動。這些合作不僅推廣了自然科學知識,也提升了公眾的環保意識,同時助力琴澳兩地的融合發展。
市民可於3月18日至5月7日期間前往澳門科學館參觀展覽,透過互動遊戲學習環境保育知識。此外,市民還可透過“一戶通”平台,了解更多第三屆橫琴自然周的豐富活動,並便捷報名參與。本次展覽不僅展示了橫琴的自然之美,更通過創新方式推動公眾參與生態保育與低碳生活,為琴澳兩地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