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就立法議員顏奕恆與20240天12月12日提出關於加強琴澳合作發展“演藝之都”書面質詢答覆稱,文化局為進一步擴展藝文空間,文化局積極推動歷史建築活化及空間規劃,同時,文化局於2024年啟動新一輪本地演出委約製作計劃,公開徵集具有發展潛力的舞台作品,為本地創作者提供展示創意的平台,並計劃於2025年與深合區在橫琴文化藝術中心聯合主辦“澳門‧橫琴藝墟”,作為使用該場館舉辦活動的試驗,將總結經驗,並持續探索本地藝文團體使用該空間的可能性,為兩地居民提供更多元的文藝活動。
顏奕恆提出第三點書面質詢包括,一是當局如何與內地政府合力用好橫琴文化藝術中心,會否考慮推出更多新措施,促進澳門本土藝文項目到橫琴文化藝術中心演出,為本澳藝術團體擴寬展演空間,又能為居住橫琴的澳門居民提供豐富的演出活動?二是在藝文團體租場排練、演出時有困難,當局會否考慮研究與內地政府合作,推出一些面向本澳藝文團體的優惠政策,為他們降低場地租金成本,有助進一步打造優秀的演出項目,推動本地人才培養及演藝產業建設。三是從長遠發展角度而言,當局如何與內地政府加強合作,透過該文化中心帶動琴澳文化產業合作,打造供中外創作者、觀眾、遊客交流的基地的模式,結合琴澳兩地文化產業資源,打造海內外文化盛事交流、創作的基地,藉此培育本澳藝文人才、文化品牌,帶動文創產業發展,從而助力本澳“演藝之都”的發展。
梁惠敏回覆表示如下:文化局近年持續向有意租用的藝文團體提供各類演藝場地,包括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小劇院及近年落成的黑盒劇場、澳門演藝學 院、市政牧場舊址(牛房)、鄭家大屋及盧家大屋等,豐富租用場地 的內容及選擇。此外,通過“場租優惠計劃”及“度假村和酒店企業表演空間轉介計劃”,文化局為符合條件的演出單位提供場地租金減 免或轉介服務,進一步降低使用成本。
為進一步擴展藝文空間,文化局積極推動歷史建築活化及空間規劃,例如在澳門文化中心戶外廣場和歷史片區設置特色演出空間,為 本地演藝團體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表演舞台。在長期規劃方面,特區政府已於東區-2群樓地段規劃相應藝文設施空間,作為表演、展示、排 練及培訓場地,未來將通過裝潢和設施優化,進一步滿足本地藝文團體的使用需求。 另外,文化局積極促進琴澳兩地的演藝合作。2023年,與橫琴粵 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深合區”)民生事務局合作,協辦“橫琴天沐河草地音樂節”,推薦活躍於澳門“hush!音樂會”的本地原創音樂人參演;2024年2月,文化局與深合區共同主辦“澳門‧橫琴藝墟”,並持續總結兩地合作經驗。同年,深合區於“橫琴天沐河2024盛夏音樂會”繼續邀請澳門音樂人參演,深化大灣區文化交流。
同時,文化局於2024年啟動新一輪本地演出委約製作計劃,公 開徵集具有發展潛力的舞台作品,為本地創作者提供展示創意的平台。 入選作品將獲得製作經費支持,除計劃於2025年和2026年在本澳首 演外,文化局亦將搭建平台,推動這些作品的走向內地舞台並進行巡 演,促進本澳與內地演藝文化產業的深度融合與共同發展。此外,文化局與文化發展基金持續合作,為獲得國家藝術基金資 助的澳門文化藝術項目提供配套資金,協助其在內地(包括橫琴)尋 求更廣闊的發展機遇。此舉不僅助力項目實施,更推動本澳文化藝術機構及工作者的多元化發展。 未來,文化局計劃於2025年與深合區在橫琴文化藝術中心聯合 主辦“澳門‧橫琴藝墟”,作為使用該場館舉辦活動的試驗,文化局將總結經驗,並持續探索本地藝文團體使用該空間的可能性,為兩地 居民提供更多元的文藝活動。 文化局將繼續落實相關措施,完善藝文場地規劃,深化琴澳文化 交流,並支持本地藝術精品走向更廣闊的舞台,以促進本澳藝文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