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嘉賓與參加者合照留念
【本報訊】澳門基金會的“澳門記憶”文史網主辦之“記憶沙龍”講座特別場於本月24日在新中央酒店地下舉行,由城市規劃師林翊捷與遺產學會副會長勞加裕共同主講 “昔日金光大道──新馬路的前世與今生”,以及澳門特區政府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邢榮發主講“新馬路的開通──澳門一次成功的都市更新”。
在“昔日金光大道──新馬路的前世與今生”中,林翊捷和勞加裕表示,過往在新馬路開通前,靠近內港稱為“北灣”的一帶為華人聚居之地,而“南灣”則為葡人或外國商人的聚居地,從地理和經濟的因素,分析了“北灣”和“南灣”的角色。而隨著鴉片戰爭後,澳門港口因地理條件的衰落,以及因應營地街市火災後的規劃重建;各種疫症頻生的衛生、通風和日照問題;以及政府有意優化城市交通等因素,造就了新馬路的興建。現時的金光大道五彩繽粉,娛樂事業發達,而新馬路建成後,也成為了近代澳門博彩旅遊業轉型升級的契機,總統酒店(即中央和新中央酒店的前身)的興建和其設有的娛樂場,改變了過往該區只有較低檔次的番攤館,同時因應賭場專營合約的要求,對外航線開通和客運碼頭的落成也大大提高了該區的人流,加上新馬路週邊的戲院、銀行、餐廳等逐漸開業,尤如“金光大道”般繁榮璀璨。
邢榮發主講的“新馬路的開通──澳門一次成功的都市更新”,進一步揭露了開闢新馬路的歷史點滴,在過往資源相當有限的條件下,政府如何透過“起動金”的方式分階段逐步興建,同時配合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徵購屋地,並引導進行開發。當中,建築物的立面也訂定了規定而造就現時保留的獨特建築風格。在這過程中,部分街巷因而消失,甚至原來的小山崗也被削平,然而,正是由於新馬路的開通,使原來內港華人區和葡人生活區得以緊密連結,中葡居民的生活和文化得以融合起來,也是商業街區的串連。在較完善的規劃;法律法規的配合;具體細緻的執行要求等下,使新馬路的開通成為澳門歷史上一次的都市更新。
“記憶沙龍”8月公眾講座在開放報名後不足24小時已額滿,本次活動獲得新中央酒店的支持,在車水馬龍的新馬路旁“沉浸式”了解新馬路的前世今生,講座期間多位聽眾積極提問,氣氛熱絡。講座後設有導賞活動,讓讀者遊走地面層的“百年歷史穿越廊”和到天台的“歷史城區觀光長廊”,以更生動和直觀了解新馬路和新中央酒店的歷史和變遷,並從高處俯瞰新馬路街區的現狀。
澳門基金會多年來持續組織本澳文史工作者走進校園及社區舉辦“記憶沙龍”,至今已舉辦114場校園專場、3場大學專場、33場市民公開場及3場社服機構特別場講座,合共153場累計13,200人次參與,讓“記憶沙龍”成為了解澳門歷史文化的品牌活動。
“記憶沙龍”公眾講座將於9月至12月持續舉行,每月皆推出不同主題,有興趣的市民請留意“澳門記憶”的最新動態,除可瀏覽網站(www.macaumemory.mo)外,還可關注“澳門記憶”的Facebook專頁、微信訂閱號、Instagram及YouTube頻道 (ID:MacauMemoryF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