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澳門人出版社、別有天詩社主辦,今日下午三時半於第二十七屆澳門書市嘉年華舉行。現場有見各界人士參與,尤其對寫作、教育感興趣的讀者與師生,更熱衷於與講者一起交流與探討議題,藉此講者與聽眾均開闊了彼此的視野,受益匪淺。
AI創作的盛行,讓人類產生了眾多疑問:人類創造力的獨特性是否會被取代?AI生成的內容是否具有情感,能否反映人性?在這種不可逆轉的趨勢下,究竟AI會如何影響我們對“詩”這一藝術形式的理解?
主講者為陳家朗、甘遠來、鄺子洋、鳴弦四位澳門別有天詩社的詩人,他們有的是創作成就斐然的文學獎常客,有的則是教學經驗豐富的前線教師。從文藝創作、文學教育這兩大角度,四位詩人均有獨到的見解。
陳家朗認為,AI逐漸融入人的生活,或許有一天也會變成審美對象。如果是人工智能寫的詩,那麼,它的詩要是被人感受到有美感,那美感必是屬於人的。像《銀翼殺手》裡的人造人羅伊·巴蒂,最終道出的一句屬於機械人的詩意獨白。那美感,其實也是基於人的美感的。
甘遠來認為人工智能是大勢所趨,未來的生活將處處是AI。但人工智能的創作可能會達至完美,但產出的作品是平庸的,難以在文字的顧盼之間迸發出靈光。文學和人學的關係在人工智能時代將更為密切。
鄺子洋說“AI是好玩的鏡子。”AI使人更人,從個人的提問中,回答了他的所求和智慧。機器學習不斷,詩人唯有陳述他的心。
鳴弦提及現時學生普遍應用人工智能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在這個不可逆轉的趨勢下,更需要讓學生明白應用在實務上的寫作與個人心靈抒發需求的分別,不能過度依賴便捷的智能工具,而忽略了個人精神上的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