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在澳門舉辦
【本報訊】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澳門基金會、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主辦的“第15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6月26至27日一連二天在澳門科學館舉行,來自內地、香港、台灣,以及澳門兩岸四地從事文化藝術相關工作,且在該領域具有一定影響的藝術家、專家學者約120人參加。開幕式由中國文聯港澳台辦公室主任董占順主持,澳門基金會主席、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吳志良在致辭表示,澳門是人類文明的實驗室,精彩演繹了中華文化的巨大開放性和包容性,成功踐行了人類文明的多樣性,是構建人類共同價值的典型個案。他期待論壇可以進一步突顯澳門的作用,為進一步推動我國的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帶來有價值的參考和助益。
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李屹,中央政府駐澳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呂玉印、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劉陳法,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會吳志良,中國文聯香港會員總會會長馬逢國、台灣中國文藝協會理事長王吉隆,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交流局副局長、一级巡視員李京文,中宣部港澳台新聞局副局長唐小棠,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理事長、澳門蓮花衛視董事、台長李自松主禮開幕禮。吳志良、馬逢國、王吉隆、李屹先後致辭。
吳志良致辭
吳志良致辭指出,當今人類面臨的各種矛盾和衝突,遠超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人類文明已經進入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認為,要處理和化解這些衝突,單靠個別的西方文明體系恐怕是不可能的,而是應該取中西之長,尤其應萃取包括中華文明在內的其他文明的合理成份,重構人類共同價值,從中為探索達至人類的持久和平發展尋求有益的啟示。
他指出,習近平主席在2023年3月提出並深刻闡述“全球文明倡議”,提倡共同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以及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應對全球共同挑戰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6月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進一步闡述中華文化的特性以及“第二個相結合”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意義。
他還指出,一個和平發展的世界,完全可以也完全應該承載不同形態的文明。人類發展的歷史實踐早已證明,“文明優越論”和“文明衝突論”橫行,產生的只是分歧和衝突無日無之的結果。反觀中華文化秉持“道並行而不相悖,萬物並育而不相害”的並收兼蓄、有容乃大的精神,是中國智慧的精粹,而以中華文化的理念和智慧提出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際關係的方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為提出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中國方案的意義所在。
吳志良表示,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首次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已多次被寫進聯合國大會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重要文件中,是國際踐行多邊主義的主心骨,得到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國家、地區和組織的認同。如何讓作為構成中國智慧的中華文化基因能在世界人民之中看得見、感受得到並獲得認同,使中國方案管用、好用,讓中華文明的實踐智慧更好融入並貢獻人類文明發展,便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挑戰。
他表示,本屆論壇選擇在澳門召開,可謂符合天時地利。澳門作為中國最早、最持久的對外開放城市,既完整保存了中華文化的傳統基因,又長期是西學東漸、中學西傳的橋樑,在文化傳承發展與國際傳播上有經驗、有網絡、有中西方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獨特話語體系。澳門本身就是人類文明的實驗室,精彩演繹了中華文化的巨大開放性和包容性,成功踐行了人類文明的多樣性,是構建人類共同價值的典型個案。我們期待,這次論壇可以進一步突顯澳門的作用,更期望各位在今天論壇討論的真知灼見,為進一步推動我國的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帶來有價值的參考和助益。
論壇舉辦15屆以來,本屆論壇是澳門第三次主辦,主題為“中華文化傳承發展與國家傳播”,分主論壇、平衡論壇、小組討論等多個部分,分別於26及27日兩天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