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統計既普查局出版的《旅客消費調查(2024年第1季》顯示:今年第1季度本澳入境旅客共8875757人次,按年增加79.4%;旅客平均在澳逗留時間減少0.1日至1.2日;在旅客消費方面,今年第1季度來澳旅客在澳總消費(不包括博彩消費)按年上升35.9%至203.5億澳門元,人均在澳消費則按年下跌24.3%至2293澳門元;而以“觀看演出/賽事”為來澳主要目的的來澳旅客人均在澳消費(不包括博彩)為5877澳門元,以“參加會展”為來澳主要目的的來澳旅客人均在澳消費為5148澳門元,這兩類來澳旅客的在澳人均消費顯著高過今年第1季來澳旅客的在澳人均消費2293澳門元。
今年第1季度本澳入境旅客人次比去年同季增加79.4%,這是一個相當高的增長速度。這與特區政府努力吸引境外遊客來澳旅遊是密切相關的。在今年的特區政府施政報告中,就有“進一步完善澳門國際機場的航線網絡,致力開拓更多國際直航航線。充分發揮港珠澳大橋作用,完善和宣傳港澳便捷的轉乘措施,提升外地旅客來澳的便利度。以‘慶祝澳門特區成立25周年’為契機,推出涵蓋機票、跨境交通、酒店住宿、餐飲、遊樂設施、表演門票優惠,吸引更多國際旅客來澳。聯合大灣區城市合作開發更多的‘一程多站’旅遊產品,以來自東北亞及東南亞的旅客作為重點推廣目標,促進區域客源互送”等內容。特區政府旅遊局等部門積極落實施政報告中的相關部署,是目前來澳旅客人次能夠快速回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樣是由澳門統計既普查局出版的《會議及展覽統計2024年第1季》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在澳舉辦的會展活動共307項,包括289項會議、12項展覽及6項獎勵活動;與會者/入場觀眾有17.8萬人次;會議按年增加67項,與會者亦上升39.1%至3.4萬人次;展覽同比增加2項,但入場觀眾下跌18.3%至14.3萬人次;經估算,2024年首季會展活動帶動本澳非博彩行業的收入約9億澳門元,較2023年同季(6億澳門元)上升逾五成,升幅主要來自會展旅客在澳的消費增加。所以特區政府貿易投資促進局聯同本澳會展業界積極舉辦會展活動,應該也是目前來澳旅客人次能夠快速回升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由於今年第1季以“參加會展”為來澳主要目的的來澳旅客人均在澳消費為5148澳門元,顯著高過所有來澳旅客的在澳人均消費2293澳門元,因此會展業也在促進來澳旅客的人均在澳消費上發揮著明顯的作用。
但可能也要看到,雖然旅遊局、貿促局等政府部門和本澳旅遊業界、會展業界等相關業界積極想方設法努力吸引更多境外遊客來澳,提升了來澳旅客總人次和來澳旅客的在澳總消費,但來澳旅客的在澳人均消費卻比去年同季下跌24.3%,這是一個相當顯著的下降;而且如果再結合通脹因素,可以認為實際下降的幅度超過24.3%。這一點也需要引起澳門社會的重視。如果長期是來澳旅客總人次和來澳旅客在澳總消費上升但來澳旅客人均在澳消費下降,那樣來澳旅客對澳門經濟的人均貢獻就會越來越小,旅遊局、貿促局等政府部門和本澳旅遊業界、會展業界等相關業界積極想方設法努力吸引更多境外遊客來澳對澳門經濟的作用就會越來越“事倍功半”。
所以本澳目前應該努力扭轉這種“來澳旅客人均在澳消費下降”的態勢。在這方面,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的一個觀點值得澳門各界參考。今年2月20日李家超在出席香港特區政府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認為:政府和業界及從業員各有角色,要共同應對和把握好新情況;政府的角色就好像編劇和導演,而各行業及從業員就要演好各自的角色,提供優質服務、良好體驗;政府帶來“人氣”,業界就要判斷如何增加自身競爭力和吸引力,考慮以價格、質量、內容、服務還是以體驗競爭。
本澳目前的情況可能也是如此。旅遊局、貿促局等政府部門和本澳旅遊業界、會展業界等相關業界通過努力為澳門“帶來了人氣”,但如果本澳其它行業或企業不積極“增加自身競爭力和吸引力,考慮以價格、質量、內容、服務還是以體驗競爭”,以為“坐等遊客上門”就自然“會有生意”,那樣很可能就會遇到“旺丁不旺才”的情況。因為遊客也不是傻瓜,即使來到了澳門,如果沒遇到自己中意的產品或服務,他們也會“只參觀不購買”“少消費甚至不消費”。所以要扭轉目前“來澳旅客人均在澳消費下降”的態勢,就需要一些原本主要是在“坐等遊客上門”的澳門企業要積極“做嘢”,努力增加自身競爭力和吸引力,考慮以價格、質量、內容、服務、體驗等來儘量滿足來澳遊客的需求。
|